第118頁(第1/2 頁)
楊家的調料比較單一,燒飯也沒有葉家的廚娘好吃。如果用葉尋芳的味蕾來說,那就是太過一般。
但是他們家的氣氛很,並不是特別的氛圍,就只是全家人坐在一起用餐,少有言語,會互相夾菜,就是這樣氛圍,讓葉尋芳覺得很舒適,又陌生。
尋芳上下兩輩子,加起來大概有十年左右沒有過這樣溫馨的感覺了。
在楊家吃過飯後,楊杏兒可能知道葉家會有飯後用茶的習慣,所以用完飯後,收拾了飯碗,還每人上了一杯茶來吃。
聽說原先楊雪松的父親沒因為服役死的時候,他們家還沒有窮到這種地步,這茶盞也是那時候買的。楊雪松的父親愛抽旱菸,偶爾也喝茶。
後來頂樑柱沒了,為了治母親的病,將家裡值錢的東西能當的都當了,楊雪松差點因為沒錢而連學都上不了。
後來還是因為楊雪松的老師惜才,不收錢留他在學堂,他才繼續上的學。
這次考試,楊雪松原本就打定主意,今年若是考不上,就回來種地的。若是考不上,他也沒臉繼續在學堂裡待著了。
在聽楊家人聊到這事兒的時候,尋芳都感慨不已。
「如果我將來有機會能當官,一定做一個清廉,愛護百姓的好官,不叫百姓受到官吏剝1削之苦。」
當楊雪松告訴葉尋芳這句話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身處當下,葉尋芳的心被小小震撼了一下。
此刻的楊雪松對於葉尋芳來說,就像漫漫時間長河中的一個微小的人物,但是卻散發著宛若星辰的光芒。
「那到時候,如果你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我會監督著你的。」這時候的葉尋芳之所以說這句話,其實只是想要儘量拋開這些略帶沉重的話題。
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將會是他人生中記憶最深刻的話語之一。
楊雪松聽了他的話,燦然笑了,彷彿看到了他們二人的未來一般。
「好。」
一盞茶下肚,幾人坐著聊了會兒天后,尋芳便告辭回家。
臨走前,他勉勵了楊雪松幾句,讓他不要緊張,好好學習正常發揮,祝他這次一定成功考上秀才。
楊雪松同樣希望尋芳好好備考,來年能夠考過縣試。
自那日去過楊雪松家回來之後,尋芳便開始在家悶頭學習。六月底本府院試開考那一日,尋芳順利地將學習內容完成。
後來又過了一段時間,不到半月,葉錦先生就說不再教書了,因為他要去省裡準備參加科舉。
整個葉宅內的小孩兒都是葉錦教出來的,葉錦前一次的科舉因為母親亡故,正好要籌辦喪事所以沒有去。時光荏苒,這一次再考已經是六年後了。
為了祝福他,順便送他一送,學堂裡的學生父母,也就是尋芳的其他族叔跟嬸嬸們決定在家裡辦個宴席。
葉錦推脫不過,都是親戚們的好意,也就答應了赴宴。
七月初,在宴會上,大家都說了許多吉利話為他發兆。
宴會結束,第二日,葉錦便坐車離開了。尋芳當天一大早去送的他,先生的兩個兒子,葉尋芝跟他的大兒子都來送他。
葉尋芳能夠明顯感覺到,對於父親的離開,葉尋芝是有些不捨的。連表面都能夠看出來不捨了,真不知道葉尋芝心裡該是多麼的難受。
葉錦摸了摸尋芳跟葉尋芝的腦袋,吩咐他們好好學習。他這一走,大概也要兩個月上下才能回來。
整個華夏目前才只有十幾個省,沒有高鐵只有馬車,可見路途遙遠。加上考試也需要時間,來回只有車夫跟一個小廝一路護送。
想一想,葉尋芳就覺得很難。
就在這一刻,忽然感受到了古人離別時的那種悲涼。
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