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第1/2 頁)
正因如此,葉尋芝也就不排斥跟林玉安往來了。
送走林玉安後的第二天,知縣來了葉家,過來親自拜訪葉錦。結果他有聽說了葉尋芝跟葉尋芳還有葉尋蕙三人都中了府試,不日就要踏上路程去院試了。
就跟所有家長一樣,自家的兒子這麼優秀,葉錦也是有想要炫耀的,只是他炫耀的方式比較低調,不怎麼在人面前提起葉尋芝,必得等別人先說起來,他才肯談兩句。
正好這日知縣過來,說起了尋芳他們考過府試的事情,所以家裡三個考上的哥兒,都被叫了出來見客。
其實找了他們出來,也只不過是聽大家說一些誇獎的話。
若是大人興起,尋芳他們還得「表演才藝」,就是得展示一下自己的文采,念幾句詩詞,這時候便有人幫著他們傳名聲了。
雖然不是完全沒有好處,但就像是家裡孩子出息了一些,過節時長輩要求在親戚面前展示才藝一樣,令人覺得很尷尬又難受。
可人家都是好意,況且長輩叫他們作詩助興,這時候的人是不敢不從的。就是這會兒真作不出來,也得硬著頭皮作。
葉尋蕙是怎麼想的,尋芳他們不知道,反正尋芳跟尋芝他們兩個簡直坐立不安,難受的想逃。
等他們做好了詩,一群人又要圍在這裡跟尋芳他們說一些什麼年少有成的話,總之就是一通誇。這讓尋芳總感覺他簡直聽夠了一輩子的誇獎。
葉錦已然成為了進士,當初他做了舉人的時候,就有各方人物送禮拜見。如今做了進士,自然更多的人願意奉承他了。
有人還建議讓葉錦搬出去,因為是在酒席上說的。在場許多親戚聽了之後,多少有些擔心葉錦會搬出去獨自住著,心裡暗惱了那個提出建議的人。
尋芳倒是不覺得有什麼,反正就算他這個族叔搬出去了,也不妨礙他跟葉尋芝相處。只是以後二人要聚在一起的話,路程上會變遠一些。
而葉錦先生對他的門生還是很重視的,尋芳既然是他啟蒙的,況且成績也好,他自然多少是偏心葉尋芳的。人脈上面,並不會短了葉尋芳的。
只是家裡其他親戚,在聽說有人讓葉錦搬出去之後,心裡多少有些不安。可是這家都已經分了,如果人家真的想要搬出去,他們也不能攔著不是。
誰想葉錦在聽了那人的話後,直接一口回絕了。
理由是他將來還是要在京都做官的,即便真的要回來養老,那也是將來的事情,這裡既然有田產房子,就無需再買什麼房子了。
實際上尋芝也告訴過葉尋芳,雖然葉錦如今是個進士了。但是在皇宮裡工作一年也並不能賺到多少錢。
況且葉錦在京都那邊兒的產業還需要維持,如今在那邊兒買了幾畝地,加上一年的奉銀,統共也就剛好開支罷了。
根本沒什麼多餘的錢,他還要養老婆還要養兒子還要應酬,都是靠著自家這邊兒土地以及鋪子撐著。
所以就算別人真的送了他一座院子,他還要僱人看著,年久了還要花錢修葺。這院子如今就算買過來,也住不上,若是買了院子,豈不是自找麻煩?
尋芳一直以為中了進士之後生活過得就會滋潤,也是聽了葉尋芝的說法之後,才知道清廉的官員其實並不能賺到多少錢。
真正能夠有錢的,就是像知縣知府這些地方官員,因為每年都會有人「孝敬」一些錢,倘或貪一些的,就更了不得了。
古代也有一句話,叫做「三年清知縣,萬兩雪花銀」,即便是誇張一些的說法,也可見這些地方官員有多賺錢了。
知縣是要管地方賦稅的,賦稅有一部分可能是拿來建設的,還有向上交給宮裡的。
其中向上交的東西可以貪一些,用來建設的錢也可以貪一些,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