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第1/2 頁)
但隨之而來的就是麻煩事,有人比較高雅,不肯和別人吃一樣的食物,便要出高價把食堂整個盤下來,也有人直接來挖廚娘牆角,方便日日吃上饅頭。
幸好廚娘們都是有遠見之人,眼見食堂生意一日比一日火爆,還有薛裳枝偶爾指點廚藝,誰會想不開去做別人家裡私廚?
這日薛裳枝就遇上大麻煩,在食堂中面點銷售一空後,一位富貴人家高薪聘請她去家中做私廚。
薛裳枝頭痛拒絕道,&ldo;這件事恕我不能答應,我想讓全天下的人都能嘗到我的美食,志不在此,請回去吧。&rdo;
來請人的是個青年男人,大約二十四五歲,穿著打扮不俗,一看就是富貴人家的大少爺,能夠到這小道觀中親自請人,也算有幾分誠意了。
只是薛裳枝實在不喜歡去別人家裡當廚子,故而拒絕得十分直白。
年輕男子失望道,&ldo;真不可以嗎?&rdo;
薛裳枝搖搖頭,&ldo;您喜歡吃什麼,大可以打包買走。&rdo;
年輕男子無奈道,&ldo;你家生意太好,不能日日買到。&rdo;
他說的是實情,因為最近客流量極速增加,後廚做工的廚娘人數又實在有限,只能限制每人購買數量和打包數量。
對此薛裳枝只能表示愛莫能助,等招到更多廚子之後可能能夠滿足大部分人需求。
年輕男子聽完並未仗勢欺人,只是向薛裳枝淡淡行一禮。
等到對方走後,房娘子嘆氣道,&ldo;這位是李將軍家二公子,是個有孝心的少爺,可惜生得命苦,他大概是給家裡長輩做些糕點哄他開心吧。&rdo;
薛裳枝沒法對此關注太多,因為長安一年一度的美食節就要開幕了。
美食節在長安召開,選舉當地的美食參賽,屆時喜好美食的當地百姓都會前去品嘗,算是年前一次重要聚會。
薛裳枝共收到兩次邀請,一次是因為臭豆腐,臭豆腐攤在東市上的影響力逐漸提高,變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遠近之人就算沒吃過臭豆腐,也聽過其大名,對此十分好奇,因此受邀也是應有之義。
而第二次則因為小昆陽觀的饅頭,倒不是因為饅頭取代胡餅成為國民主食了,而是因為有人竟然說出&ldo;饅頭比胡餅好吃&rdo;這樣誇張的話。
胡餅在長安城歷史悠久,擁有一大票粉絲,在這些人心目中就像白月光般無可替代,聽說有人試圖挑戰胡餅的地位,頓時炸了。
李太傅就是堅定的胡餅黨,然而他孫兒最近卻痴迷一種名為白玉的食物。
饅頭在長安城人嘴裡,有個雅稱叫&ldo;白玉&rdo;,因為外形潔白無瑕,形似美玉。
孫兒振振有詞道,&ldo;爺爺,胡餅硌牙,不好吃。&rdo;
李太傅痛心疾首,&ldo;當初楚國未立,末帝昏庸,你爺爺我靠著吃胡餅硬生生抗過一個月。到了你這裡,胡餅怎麼反而一無是處。&rdo;
孫兒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根本沒把李太傅話放心裡。
李太傅比較狠,把孫兒月俸斷了把他逼回正道,結果把孫兒逼絕食了。
這件事來龍去脈之荒唐,起初只是因為小小的饅頭而已,因為實在太好笑還鬧到太后娘娘面前。
姜太后是從小吃胡餅吃到大的,從她是個十幾歲少女開始就學做胡餅,雖然到宮中之後美食琳琅滿目不勝枚數,胡餅依舊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所以此次姜太后站在李太傅這邊,嘆氣道,&ldo;我們跟不上年輕人想法了。&rdo;
曾嬤嬤替她出主意,&ldo;何不讓兩者比較,孰優孰劣,眾人心中自有答案。&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