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瓊溪號(第1/2 頁)
老魯已經將船系在河邊,見王恆悠悠醒轉,便對他道來:“前方朝東一二里地便是港口,老漢的船行不過去,公子爺你們得自己走過去了,可千萬認清這條老橋,海門第一橋。 小才惺忪著雙眼,吃驚道:“咱們這一眨眼功夫就到劉家港碼頭了?” “是你睡得太沉,老魯大叔可是搖了一夜了。”說起這,王恆暗自懊惱,兩個人竟然都睡死了,得虧老魯不是壞人,出門在外,至少應該輪流休息的。 王恆登上石階,立在老橋向東眺望,只見遠方青黑之處,隱隱然猛浪若奔,似乎感受到了海潮襲來的洶湧之勢。 向東再走百餘步,港口的全景呈現在眼前。 劉家港始於南宋,興於元代。 海盜出身的朱清、張瑄創開海道漕運,將它經營成繁華的海港碼頭。 至成祖朝三寶太監七下西洋,均於此出發。前人書中有云“番商賈客,輻湊而云集,糧艘商舶,高牆大桅,集如林木,琳宮梵宇,朱門大宅,不可勝記,四方謂之天下第一碼頭。” 宣德之後,下西洋寶船被廢止,朝廷對海貿的政策時禁時馳,多有更張,嘉靖朝又因倭亂而海禁,劉家港便不可避免地衰落了。 此時天際一線微光,港口泊著十數艘船,其中不乏千料大船。 “聽小綠姑娘說,她們要搭乘的是瓊溪號客船。”王才道。 王恆道:“咱們一艘艘找,總是找得到的,你注意四周瞧瞧,興許悅兒在哪個角落裡候著我們來。” 一隊衛所士兵在碼頭巡邏,他們見王恆二人服色麗都,舉止斯文,也未上前盤查。 也許是今天即將遠航,瓊溪號停留在碼頭的正東方,方便乘客登船。 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整艘船靜悄悄的,似乎是一條空船。 王恆與王才瞠目結舌,又將目光投入別艘船隻,天色既已破曉,船上陸陸續續有水手走動漱洗,顯然,只有瓊溪號寂靜一片。 瓊溪號的舷梯垂放著,似乎不久之前還有人上下船。倆人攀上客船,這一層果然一個人影都無。 待要再往上走,王才拉了拉王恆胳膊,輕聲說道:“這裡邪乎著,我喊幾聲悅兒,再跑上一層喊,一直上甲板,沒人回我,就立馬下來,公子爺,你先下船,守住舷梯那裡。” 王恆心領神會,道:“那你千萬小心,三十六計走為上。” 少年輕盈地躍上樓梯,王恆耳邊傳來數聲喊叫“悅兒姑娘,悅兒姑娘”,隨即聲音漸遠,片刻之間,蹬蹬蹬有人下樓,小才蹦下舷梯,看見王恆,急忙說道:“真是一個人沒有,不知發生了甚麼。” 倆人漫無目的的在碼頭遊蕩,天光漸亮,早起上工的人逐漸多起來,遠遠傳來一陣焦香鬆脆的煙火氣,走近一看,竟是個炸油炸燴的早點攤子,擺著幾張竹椅竹凳,一文錢一條油炸燴加一碗豆花,簡直太公道了。 倆人佔住位置,不緊不慢開始用早點,事實上他們從昨天中飯之後,只各自吃了個芋頭,這會子幾根油炸燴都裝得下,然而,最要緊的,是坐著可以聽聽鄰桌的談話。 於是屁股沉得很,等到幾個衛所軍士進來,高談闊論一番後說起“瓊溪號”時候,王才已經肚皮滾圓,乾坐著不像話,只得叫店家再上一杯豆漿來。 一個小隊長模樣的軍士,操著一口河南話:“瓊溪號的趙東家,那可是個敞亮人,做事再漂亮不過了,今朝客船出航,再沒有比他心更虔的,三牲足足備了三整個牛羊豬去拜祭天妃娘娘。” 另一個小兵湊趣道:“隊長的老鄉,人物哪有不出眾的。” 那小隊長笑道:“承趙大官人愛重,跟我認了這幾百年前的老鄉,大官人手面闊綽,人又四海,行事跟他們江南人不大一樣,是咱們中原漢子的做派。” 幾個人嘀嘀咕咕嘮嗑,言談之中被兩個小夥伴抓住了一鱗半爪,那就是瓊溪號的人員去拜天妃娘娘了,對呀,出海討生活的人,最信服天妃娘娘,得到娘娘的庇佑才敢揚帆,這是一個常識。 王才跟店家問了天妃宮的走向,原來離碼頭只有三里地不到,此時天光大亮,一直向北走,路盡頭出現松柏環繞著一座宮觀,青煙嫋嫋,傳來陣陣鐘磬與禱告聲。 王恆正要抬腳進天妃宮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