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隆興當假畫案(第1/2 頁)
第91章 隆興當假畫案 隆冬之際,姑蘇城裡再起風波。 官府曝露一樁奇案,隆興典當的汪二朝奉,接待了一位風姿韶秀的少年,這少年舉手投足都很文雅,衣飾質地很華貴,但明顯半舊過時了,像是個家道中落的舊家子弟。 少年手拎著一個包袱,在典當鋪的高臺前徘徊了足有一個時辰,眼見日頭西沉,汪二朝奉不耐煩起來,招手叫他有貨呈上櫃臺,無貨他們要打烊了。 少年有些懼怕,抖抖索索把包袱開啟,奉上一卷立軸絹本水墨。 汪二朝奉拆去包在絹本上的麻紙,定睛一看,但見墨汁淋漓,古厚之氣,撲人眉宇,卷中高山平湖,一葉漁舟從流飄蕩,前方高山之上,懸泉瀑布順流而下,山腳樹木鬱然,湖中小渚蘆荻搖曳,畫上提詩一首“雲影連江滸,漁家並翠微,沙涯如有約,相伴釣船歸。”落款是“湖川先生囑餘作漁隱並提,梅花道人。” 汪二朝奉自十二歲學生意,練就一雙毒眼,前朝元代大家梅花道人慷慨尚俠,好擊劍,書畫神妙,列入四大家,因他不賣畫,市面上流傳有序的作品極少,價格也甚昂。 這一卷《漁隱圖》筆墨雄秀,境界深遠,無疑是件上品。 櫃中大朝奉不在,汪二朝奉叫上幾個精於書畫的夥計一起來瞧,看罷不約而同微微頷首。 “這卷破爛,你是死當活當?”汪二朝奉開口詢問,凡是典當之物,新安當鋪的行話,都是破爛。 死當不再贖回,活當只是週轉,約定日腳付些利錢就行。 少年輕聲囁嚅:“死當,家貧無力贖當,這是前朝梅花道人的《漁隱圖》,我家中收藏已逾三世。” 聽說是死當,汪二朝奉顯得很滿意,問道:“小哥你說個數吧。” 少年猶猶豫豫道:“先祖從湖川先生後人那裡求得時,花費了白銀兩千兩之昂,此際我家中急等用錢,總不能低於一千兩白銀。” 汪二朝奉勃然變色,作勢要將畫卷從高臺上擲下來:“甚麼破爛手卷,竟然肖想一千兩銀子,你拿回去吧。” 少年唬的不輕,露出害怕的神色,他剛要伸手去接,又想了一想,臉色陰鬱下來,抖聲道:“朝奉何必如此,價錢總還是可以議一議的,以先生之見能出多少呢?” 汪二朝奉順勢把卷軸抽回櫃面,道:“你這哥兒還算曉事,陳腐蟲蛀的一卷畫,我與你二百兩。” “二百兩。”少年倒吸一口冷氣,即刻要搶回卷軸:“我不當了。” 汪二朝奉朝夥計掃了個眼風,便有大夥計笑著走過來拱拱手道:“小哥,咱們隆興當的金字招牌,城南可是頭一份,最是童叟無欺的。”他又朝汪二朝奉道:“二先生,這哥兒是個斯文人,定是好人家出身,眼下怕是遇到了難處,您抬抬價,也是結個善緣。“ 這一番話,說得少年眼淚都要流下來,非親非故的,能說這番話,總是個熱心人。 在大夥計說和下,一番討價還價,講到五百兩銀子,少年無論如何不肯再讓。 五百兩,恰恰是隆興當二朝奉的最高限額,多一兩,就要呈大朝奉會籤。 五百兩成交,汪二朝奉樂得展示一下權威,定要做成這筆買賣。 隆興當是城南老號,新安商人開立之初,立下許多規矩,旬日一會被嚴格地遵守著。 朝奉們在這十日內收入庫房的質物,必須按價值高低由覆盤人員進行抽盤,大多數情況下是全員參加。 收入梅花道人《漁隱圖》的第七日,恰逢旬會,這幾日收入的物事不多,汪二朝奉先將《漁隱圖》畫軸給覆盤人員抽查,將將拆掉包在卷軸外的麻紙,不好的預感伴之而來,展開畫軸之時,驚得目瞪口呆,這一卷《漁隱圖》並不是少年典當的那捲,莫非被人掉包了? 大朝奉在一旁瞧了半天,見二朝奉的手捧著畫軸發抖,情知不妙,伸手奪過卷軸,只粗粗掃一眼,就知道不妥,絹本,墨色,字型全然不對,一望可知這是卷拙劣的仿品。 “這是怎麼回事?”大朝奉厲聲疾色道。 二朝奉分辯道:“我那日收進來的,分明不是這個,若是仿得極好,我失手錯眼也罷了,自認倒黴,可這卷畫如此拙劣,我如何看不出來。” 又問及當日掌過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