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玉壘浮雲(第1/2 頁)
王恆不動聲色道:“眼下想不起來哪裡的荷塘好,待我問問別人吧。”
李琣拱拱手,道:“王兄替我放在心上,也不急於一時。”
小才訕訕一笑,道:“江寧縣我也不是很熟悉,假以時日,尋訪個幾天,必定能找到一個佳處。”
又說了一會兒話,得知張先生和王恆小才將於三天后下山,李琣算算抄經的進度,欣然決定一同回去國子監。
送走李琣和小武,王恆與小才雙目對視,皆呼道:“《荷香樓憶語》”
此刻夕陽在山,霞映殘紅,尚能看得清書頁。
荷香樓憶語李遜之
餘夫婦星夜倉惶逃離,費時甚久,不過走了十多里路,餘與錢秀才及小陳騎馬馳行,不到半個時辰,便又回到了翠華村地界。
渾渾噩噩間,忽然回憶起芙娘臨被擄走的那一刻,嘴唇微動,說了句甚麼話?這一場景如今思憶,真令人肝腸寸斷。
餘觀之錢秀才與小陳對路徑極其熟絡,料想他們曾冒著危險往來多次,餘雖居住於此,向來僵臥一隅,萬事不關心,村中遠近父老鄉親家中境況皆不聞不問,心中不免有些慚愧。
一路煙塵,陽光下的翠華村與舊日裡面目全非,依稀見一處熟悉的大麻石,麻石東邊溪水匯流成河,水橋畔繫著的小船已不見蹤影,此處當是餘夫婦二人隱居之處別莊,唯竹籬後茅屋菜圃不見蹤影,代之以平林漠漠之景,應是雲生所布結界之虛像,若非餘居住於此,當發現不了其中端倪。
錢石谷曾來過我別莊,瞧他神色,應是沒有認出地方來。
雲客的方術這般了得,為何藉藉無名?
胡思亂想中,錢石谷勒馬不前,小陳甩鐙下馬,前行幾步,來到一處茅亭前,他模仿布穀鳥聲“布穀布穀布穀”三聲,空谷傳音,稍遠處樹林竟也傳來“布穀布穀布穀”三聲。
林中樹杪躍下一人,樹枝甚高,此人輕輕著地,顯見得是個練家子。
來者是個鄉農打扮的年輕漢子,身穿褐色粗布短襖,腳上草鞋,長臉濃眉,眼神微微一掃,眸子散出精光。
小陳歡快地上前一步,抱拳道:“黎大哥。”
這漢子拍拍小陳肩膀,足見是極其熟絡的。
錢石谷將馬系在亭邊垂柳上,那漢子大踏步過來見禮:“錢兄。”
因為年齡相彷彿,錢石谷也是抱拳稱:“黎兄。”
姓黎的漢子,用審視的眼光看向餘,錢石谷忙道:“黎兄,李秀才是我在縣學的同窗,因他家中女眷疑被飛山大王帳下二當家天劍星賀太歲所擄,我帶他前來營救,是個雙十年華的年輕婦人,容長的鵝蛋臉,模樣很標緻,體型極單薄。”
餘佇立在旁,念及芙娘,熱辣辣的眼淚盈眶,一腔心緒砰砰亂跳。
錢石谷轉身對餘道:“這位黎紈兄,是我民團的副首領,我和小陳就是來接應黎兄的。”
原來黎紈就是民團在飛山的內線,他裝扮得粗陋,面目塗得黝黑,可舉手投足都顯出是個讀書人。
黎紈想了想,道:“二當家賀太歲行蹤不定,我卻是幾日未曾見到過了,賀太歲搶奪的婦人不少,倘若貴府女眷被他擄走,十有八九在跟那些婦人一起關在營帳裡,只是此人偏激,跟左將軍又不和,不好跟他討要。”
眾人均露出失望的神情,錢石谷懇切地說:“黎兄,務必再想想法子,這婦人是李家的要緊人。”
石谷沒有明說是餘妻,是為餘夫婦存體面。
餘對著黎紈深深一揖:“黎先生,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黎紈低頭思忖了許久,又道:“有個冒險的辦法,可以試一試。”
“原本這次留訊讓錢兄和小陳來,是因我摸熟了軍師的行動規律,他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