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1/2 頁)
牆下諸人皆有些意外,晉陽君李琣目光炯炯朝紅牆窺去,斷然道:“咱們進去瞧瞧。”
小武攀上樹幹借力,兔起鶻落撲向圍牆,瞬間降於院內。
小才是個好事的,亦從樹冠下墜落牆內,小武輕輕一託,小才遂穩穩著地,他玩心大起,立馬拗出一個南戲武生金雞獨立的造型,自己給自己伴奏:“鏘鏘鏘鏘鏘,採。”
如法炮製,牆外的李琣與王恆先後進入雲中觀圍牆。
院落內山基儼然,偶有幾塊大石豎在地基上,當是開山採石遺留下來的故物,山基上野草離離,綠蔓雜紅。
王恆的目光始終盯著李琣,只見他愁眉不展,進而長吁短嘆起來。
李琣的秘密,看樣子還沒有打算吐露衷腸。
幾人審視一番,均認定是飛山廢址。
王恆記得江寧縣誌有云:“飛山勢削懸崖,蒼然飛動。”
勝景難再,一座名山毀於一旦,徒留幾壘亂石供人憑弔。
這飛山山基,竟然圈在雲中觀前院,格局很是奇怪。
從山門進來,要繞過山基,經過長長一段路,才能到正殿。
一行人繞著山基探本溯源至正殿,正殿門虛掩著,輕輕推開,殿內氣滯無比,似乎許久沒有透過風。
正殿供奉的是三清,雕塑的手法很是呆滯,較之聚寶寺羅漢堂彩塑,水平相去甚遠,看來是鄉間庸手的作品。
小才敏銳,馬上發現了異乎尋常的細節,他悄悄指了指三清殿中的香爐,王恆心領神會,只見香爐內幾乎沒有積灰,這是殊可奇怪的。
不論是寺廟宮觀,都講究個香火旺盛,明明是完好的道觀,又不是在深山老林裡,怎會沒有香火,也沒有道士?
王恆細細端詳殿中各處,希冀能尋到碑銘之物,但是很不巧,遍索而不得。
眾人各懷鬼胎,沿著原路返回。
山門在外上鎖,因此他們仍需由圍牆翻出。
小武不知何時找到了一架竹梯,架在紅牆上,小武斜斜伏於牆上,給大家搭把手,他下盤極穩,舉重若輕。
小才雖經月亭等人指導過,只是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劍術尚能擺出幾個花架子,武功則完全稀鬆,見小武的身手不凡,不由嘴欠道:“小武,看不出你還是個高手呢。”
小武聞聽此言,卻杌隉不安起來。
晉陽君李琣及王恆依次跨出牆外,小才回首院中的飛山山基,忽有些戀戀不捨,尋訪了許久,還沒有看出個子醜寅卯來,他身上雖無功夫,身形還屬靈便,三步兩步爬上山基上最高的那塊巨石,極目四眺,將四周景緻盡收眼底,以作留念。
王恆在牆外喊他:“小才,別玩啦,咱們還趕著去黎家吃席呢。”
只見小才兀自目不轉睛向東方眺望,半晌道:“七兄,那裡,竟有一片大川。”
“小才啊,小才,真是員福將。”李琣仰著頭,話中帶著欣喜道:“看看清楚路怎樣走,咱們趕過去瞧瞧。”
小才不住點頭,回道:“都記在心裡啦。”說罷跳下大石,登上竹梯子,翻出圍牆外。
雲中觀築於丘陵之間的路之盡頭,若不是小才登上大石頭張望,極難發現它另有出路。
小才前頭帶路,雲中觀東方遍植松柏,茂林深處怪石嶙峋,突兀怪異,似乎是天然巨石被外力四分五裂形成。
再朝前幾步,眼前豁然開朗,耳畔濤聲陣陣,崖石下方突現一江流水激淌東去。
下去底部的石階,殘破不堪幾不可辨,然眾人皆是年輕小夥子,身手靈敏,這一點困難還難不倒他們。
幾人跌跌撞撞自上而下,除了晉陽君李琣被藤蔓割傷了手指,餘者都毫髮無損。
水邊盧荻叢叢,煙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