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第1/2 頁)
穆宛雲倒是不這麼認為,輕聲道:「依我所見,賈二太太最是慈和,寧國府的那位太太也不問世事,倒是不難相處,我看那三姑娘性子爽利乾脆,想來不是假的,兩個姑娘只怕是養在姐姐膝下吧。」
她向來冷靜理智,知道寧國府是安家高攀,即使心裡對她們還有些膈應,但也能做到不帶感情地分析。
安夫人一想,倒也是,尤二姐也就罷了,尤三姐現在才不到十歲,只怕沒有這麼好的演技,倒是她想多了。
而且……安夫人不由得苦笑。他們家這個身份地位,若不是碰巧入了榮國府的眼,只怕人家看不看得上自家還是個問題呢。
第57章 【57】
雖然兩家都有意願,但婚事畢竟沒那麼簡單,何況這樁婚事利用的成分更大一點,因此還是得暫時擱置觀望。
榮國府需要用這事告訴外界,賈蓉乾的逼事和他們沒關係,別針對安家,也莫挨老子;安家則需要榮國府庇護和支援,並且提高秦可卿的輩分,保證賈蓉不敢再覬覦他人之妻。
想來想去,竟然也就安澤明和尤二姐兩個是工具人了。
等安夫人和穆宛雲走了,阮卿打發了孩子們,特地留下尤老孃和尤氏,問尤老孃道:「你覺得今日的安夫人怎麼樣?」
尤老孃雖然沒什麼腦子,但也知道阮卿和尤氏都不待見她,能主動邀請她只會和自己兩個女兒有關,便堆笑道:「挺好,挺好,一看就是貴太太風範。」
阮卿撓了撓頭,知道隱晦是問不出什麼了,就直接道:「他家有一嫡出公子還未定親,上頭僅有一個哥哥,那哥哥的未婚妻也是個溫和柔順的姑娘,我見過幾回。安夫人膝下有個庶出的姑娘,是陪房所出,如今尚不到一歲,他們老家在金陵,京城裡沒什麼親戚,家庭關係簡單,二姐沒什麼主見,性子又軟,正合適這樣的家庭。」
阮卿後來也看過其他世家的公子,要麼就是衝著寧榮二府的勢力來,又捨不得給嫡子,最好也就是養在正妻膝下的庶子,但以阮卿和張氏相處的經驗來看,這種都不會很真心,未來少不得要幫襯丈夫嫡出的兄弟,尤二姐性子實在太軟,不適合那樣複雜的情況。
不然就是小門小戶想借尤二姐攀上寧國府,這種最初可能會對妻子很好,但最後八成會無休止的要好處,阮卿沒有填無底洞的愛好,和尤二姐情分也沒到那個地步。
所以也就只能這樣了,實在不行,阮卿只能讓酈芷再找家讀書人賜婚了,但知人知面不知心,讀書人也有賈雨村那樣的,如果當時不是因為安側妃的事,她們也未必放心把秦可卿指婚給安澤遠。
不怕讀書人納妾,就怕讀書人忘恩負義。
阮卿對尤二姐婚後生活不感興趣,日子都是人過出來的,安澤明她研究過,淡泊名利,不愛仕途,但更愛山水風景,這種人可能會愛美色,但同時會更省事更重情,省事在於他不會讓有高門親戚的妻子去討功名,重情在於他能為哥哥的名聲不納妾也不碰通房,未必就不會重視相處一生的妻子。
反正有風險,但也值得一賭,大不了和離,尤家也留了一些家產,在尤老爺死後被瓜分的差不多了,宅子田地沒了,但也能有一兩千兩銀子,尤氏再添一點,阮卿也給一點,姐妹要添妝,雖然元春她們和尤二姐不熟,但面子情還是有的,不會不給,綜合下來每人的嫁妝也能有一千兩銀子。
換現代也是一百五十萬人民幣,雖然是因為尤家只剩幾個女兒,全部家產都能作為嫁妝,但也能看出官民的差距了,尤家只是小官,都能有幾千兩的財富,普通人想要幾千兩,除了賣身之類的非常規途徑,怕也只能期待下輩子投個好胎了。
阮卿琢磨著什麼時候讓酈芷在這方面約束一下,就聽尤老孃討好地問:「不知道這位安夫人,是哪家的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