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第1/2 頁)
趙維楨平靜地認同道:「恐怕是個間諜。」
李斯:「……」
嬴政:「…………」
她的話語落地,嬴政與李斯俱是一頓。
之所以這麼篤定,是因為趙維楨知道歷史。
大名鼎鼎的鄭國渠,是個利國利民、惠及一方的大工程。秦國花了十年修渠,修成之後,鄭國渠大大地增加了關中地區的灌溉面積,提升了秦國的農業生產力,從而為秦滅六國奠定基礎。
但實際上鄭國來秦,本意不是為了幫助秦國。
韓國的國君恐懼於秦國,便送鄭國來秦,為的是修渠來消耗秦國的物力財力,從而放緩攻韓的步調。
誰能想到物得其反,「疲秦之策」非但沒有削弱秦國,反而使得秦國變得更為強盛。
千里送人頭莫過於此了。
所以當鄭國出現在趙維楨面前時,她和他簡單聊了幾句,就答應為他引薦去秦王交談。
這可是技術型人才!沒道理人送到面前還拒絕的。
「我見鄭國後,就派了商隊去韓國。」趙維楨說:「相國在新鄭有商鋪,可深入打聽打聽。不過我以為李卿說得對。」
她看向李斯:「當今六國都認定秦國野心勃勃,不可抵擋。此時說大興水利,肯定要放緩步調,鄭國名為秦利,實則行間,八()九不離十了。但我覺得,這是韓國小看了秦國,送秦國一個白撿的便宜。」
不說別的,歷史上所謂的「疲秦之策」就沒什麼用,而現在在農具、種植物的改良發現之下,農業生產力本就比過往大幅提升。近年風調雨順,十年內的糧食總產量比十年前翻了三番。
別說是疲秦了,就算邊修渠恐怕也不耽誤著發兵滅韓。
嬴政想了想:「夫人說得對。昔年太爺爺命李冰於巴蜀之地修都江堰,之後秦國糧產積粟如丘山。此乃好事,縱然他為間臣,寡人也很難不動心。」
趙維楨莞爾:「鄭國就在外面呢。」
嬴政:「那就請他進來。」
一聲吩咐後,侍人趕忙出去請人。
李斯還是有些擔憂,但見嬴政因趙維楨一句話而打定主意,便不再開口。
也是來到秦廷之後,他才意識到,鹹陽城內的權力關係根本不是外人所言的那般。
六國人都說,如今是呂不韋、趙維楨把持朝政,少年國君並無實權,甚至是在權臣脅迫之下尊一介商人為「仲父」。
但實際上,秦王政很有主意,且性格果斷。要說信任呂不韋,不如說他更信任自己的師長。
孟隗夫人的影響對他還是很大的。
李斯有自己的思量,而侍人也把鄭國請了進來。
衣著簡樸的中年男人,見到少年國君不卑不亢,行禮之後,直起身來。
嬴政直接開口:「你為韓人,為何要來秦國修渠?」
鄭國頓了頓,倒是也不嫌棄嬴政開門見山。
「回秦王。」他認真回應:「因為秦國需要修渠。」
「秦國有都江堰,沃野千里。」嬴政說:「你若早生幾十年,先昭王也許更需要你。」
「請秦王三思:一家之主從不會嫌自己太富裕,一國之君也沒有嫌國家糧食多的道理。」鄭國搖頭:「昔年李冰父子修都江堰,確實恩澤一方。但巴、蜀之地,道路崎嶇、路途遙遠。糧草再豐富,也需兵馬來運。秦國境內,卻有大把的土地浪費,何苦如此?」
「你指得哪裡的土地浪費了?」嬴政問。
「關中之地。」鄭國回答。
嬴政蹙眉。
「關中之地,常年災害。」他不贊同地開口:「怎能言及浪費?」
「秦王請聽我一言。」
鄭國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