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頁(第1/2 頁)
才不是糊塗呢,她當然是故意的。
趙維楨承認,昨日看到趙高的名字時,有那麼一刻她確實動了殺心。
——作為一名中華兒女,見到亡國奸佞不免想到衝上去錘死他,也算是人之常情吧!
這可是恨不得要與秦檜提名的大奸臣啊,說他是攪屎棍都辱屎了!
歷史上的趙高,可是把人類能夠想像到佞臣能做的事情全都做了:修改遺詔、廢長立幼,誅殺忠臣與王室之後,陷害丞相諂媚昏君。
趙維楨穿越之前時常見到網路上有人調侃趙偃和郭開是大秦「忠臣」。可就禍禍自己人來講,趙偃和郭開加起來也比不上趙高一隻手。
雖則英雄史觀要不得,在趙維楨看來,歷史上的秦朝滅亡有各方面的原因:律法嚴苛、階級矛盾以及天災人禍等等。就算沒有趙高,也不見得這輛破破爛爛的戰車能繼續前行。
但若不是趙高和秦二世,也不至於亡得那麼快!
只是——
現在的趙高才十七歲,與秦王政一般年紀。
誠然趙維楨想起他就膈應,也不得不認識到一點:他還是個少年人,什麼罪過也沒犯。
不能因為他未來可能會做壞事就送他去死吧!這不符合一名現代人的法制觀念。
子羋進門之前,趙維楨就正因為難呢。
事到如今,現實情況已與歷史發生了諸多變化。
趙姬不再戀愛腦,呂不韋也尚未與秦王政產生矛盾,連廉頗將軍都被她接去夏陽城養老。誰說趙高就不能從一個佞臣變成一個好人?要知道他本人確實博學多才,肚子裡有點東西的。
歷史上沒有夏陽君,便無鹹陽學堂,因而趙高也沒有向學堂「投簡歷」。
趙維楨若是不要他,他會按照歷史軌跡,入宮成為一名內務官員;若是要他,他十有八()九會在學堂混得很好,搞不好還能混個教育部長噹噹。
可他鐵定主意要搞事,從基礎教育開搞不是更方便?
越想越糾結。
她長舒口氣:想不通,索性就不想了。
反正她是擺脫不了用有色眼鏡看待此人,那不如引入第三人視角。
「不如喊他進來見見。」趙維楨提議:「英華來替我面見,我去帷幕後面旁聽。」
「我來?」
子羋瞪大眼:「可是,可是我不懂啊!」
趙維楨無可無不可:「你為國君的夫人,既懂小篆,也懂禮儀,有什麼不懂的?」
也,也是哦。
子羋也上過蒙學,見過楚國的蒙學先生。面試個文書工作者,與宮中內務官員差不多。
她想了想,遲疑點頭:「既然君上信任我。」
這還差不多!
趙維楨算是發現了,子羋這姑娘雖然一派天真,但她其實膽子挺大的,能擔事。
「就交給你了。」她笑吟吟起身,繞到了書房內間。
片刻過後,學堂的管事引人進門。
影視劇裡的趙高形象往往是個陰陽怪氣的太監,恨不得直接把「奸臣」兩個字寫在臉上。而趙維楨悄悄拉開帷幕一角,落入眼簾的形象既不猥瑣,也不太監,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少年人。
趙高生得還算可以,能稱之為中上之姿,重點是一身收拾得足夠乾淨利落。
穿得簡樸,卻很乾淨,加上不卑不亢的氣度,這就很招人喜歡了。
少年人進門,一抬頭看見案後端坐的並非夏陽君,他身形一頓,卻沒驚訝無措。趙高仍然是規規矩矩地向子羋行禮:「見過羋夫人。」
「夏陽君有事抽不開身,又不想叫你們多等。」子羋溫聲道:「就請我來先見見你們。你不用客氣,起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