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高規格的調研小組(第1/4 頁)
自己培養人才的事情,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甚至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陳兵這次找張知府,談人才教育的問題,也只是開一個頭,需要後續的長期跟進。
毫無疑問,企業為滿足人才需求,提前介入到學生教育階段來,成本是非常高的。而且這種長期投入,回報到底有多高,其實很難衡量。
如果是進入二十世紀後,甚至哪怕到了90年代,陳兵的人才需求,大部分就可以依靠社會招聘來得到解決。
但80年代,實在是一個一窮二白的厲害,想要從社會上大規模招聘人才,幾乎是沒有任何可能的,陳兵也只能依靠自力更生,自己來砸錢培養。
內地從解放到改開前的三十年,如果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就是內地積累工業化基礎,完成初步城市化的階段。
這個初步城市化的程序,財政無力提供的公共服務,都是由企業來承擔的,這是工業化基礎積累階段,形成的一種路徑依賴。
80、90年代,針對國有企業經營不善的局面,曾經有過一種批評的聲音,叫“企業辦社會”,所指的就是大型國有企業,自辦幼兒園、學校、醫院,負擔了太多的社會功能,從而造成成本高企,效益不佳。
如果僅僅是從企業的降本增效角度來看,這種批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如果把視角拉的更高一些,更宏觀一些,這種批評就有些狹隘了,完全忽略了之前三十年的歷史程序。
企業從來無法脫離開社會獨立存在,當社會的公共需求無法得到有效滿足的時候,企業就必然要承擔更多的社會服務功能。
英豪公司是外資企業,不會被要求承擔這些社會成本,但面對公共服務缺乏的歷史環境,英豪公司也必須主動的去解決這些“供給缺口”。
內地的“現代化企業”大規模的湧現是在90年代之後的事情,從某種意義上,這些新興企業的高速發展,是得益於內地公共服務能力的持續提升,獲取了改開的紅利。
英豪公司想在80年代,這個一窮二白,公共服務資源嚴重不足的條件下,高速發展,需要付出的成本自然要更高。但同時,英豪相比於其他內地企業,也可以早發展十年。
企業是一種生產組織,企業管理的核心就是對生產資源的組織能力。在不同的階段,英豪公司能夠從外部獲取的資源是不同的,這就需要去不斷調整自己的生產組織方式。
與張知府會面之後,這次特區之行的工作,也就基本完成了。陳兵再次回到了香江,一頭扎進了實驗室,把兩個通訊示範專案的申請事宜,都交給了特區政府。
特區對英豪的重視,確實不是停留在口頭之上。張知府在與陳兵會面之後,馬上就開始組織市裡的郵電部門,進行開會討論。
英豪公司願意出錢出力,還願意主動承擔風險,來建設示範工程。這對於市級的郵電部門,就是天上掉餡餅一般的好事。
很快兩份更詳細的請示報告,就被送到了首都,分別申請程控交換改造和無線尋呼業務試點。
按照特區郵電部門提出的方案,準備直接將一個區的固話網路作為了示範工程的建設範圍,採用英豪的程控交換機,進行改造升級。
而無線尋呼試點,則完全是一種新的業務型別。特區郵電準備成立一個聲訊臺,採購英豪公司的產品和裝置,來獨立經營。
報告到了首都,很快就引起了很大的關注,這兩個領域都是郵電部門現階段正在重點關注的領域。
無線尋呼業務,比較簡單,是一個很單純的民用增值服務,很快就形成了一致同意的意見。
歷史上,內地的第一個尋呼臺,是1983年在滬海率先成立的。這個時空,滬海同樣也同樣是第一個提出了試點無線尋呼業務的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