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舞劍(第1/2 頁)
謝知筠去了一趟如意館,沒敢讓衛寧安知曉,只單獨同衛寧淑說了會兒話。
且不提謝知筠究竟同衛寧淑廢了多少口舌,才終於說動她下午一起查賬,等到中午時,紀秀秀已經看完了賬本。
午膳是在春華庭裡用的。
謝知筠讓紀秀秀和衛寧淑一起來到春華庭,請她們一起用午膳。
春華庭的佈置典雅,古樸,散發著一種書卷氣,卻又不缺優雅愜意,紀秀秀一來就被博古架上的那些古董吸引了目光。
“長嫂,謝氏倒是深藏不露。”
謝氏以詩書傳家,家中有名的除了青史留名的肱股之臣,便是文留千古的文學大家,加之謝氏一家子都是讀書人,並不鋪張浪費,故而外人眼中的謝氏最多的是書。
但看那些百年上的老物件,看著上面的落款印章,紀秀秀不由感嘆:“這可都是外面買不到的好東西。”
紀秀秀的眼睛毒得很,這些東西她從小看到大,紀氏的每一個子女都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物件一到手上,立即就能分辨出真假。
謝知筠笑了笑,請她跟衛寧淑去正堂,然後便吩咐賈嬤嬤:“嬤嬤,把所有人都叫進來吧。”
這一次查賬的過程很簡單,謝知筠問每個人的職責,紀秀秀針對看賬本,一個院落大約小半個時辰就能結束。
三位郎君各住各的,兩位娘子住在一起,一共是四處,加上衛英所住的倦意齋和後廂的廚房等地,大約要從下午查到晚上。
謝知筠沒說此行目的為何,紀秀秀也很精明,她除了中午問了一句,後面就再也沒問。
只要她能把賬算準,就算她贏了。
春華庭一共有十來名僕從,除了謝知筠帶來的四人,其餘皆是肅國公府的老人。
他們每個人上前,謝知筠問幾句,他們答幾句,說一說每日做的事,採買如何花費等,三兩句便能說完。
邊上紀秀秀把算盤打得飛快。
等到最後賈嬤嬤說完話,謝知筠便看向紀秀秀:“如何?”
“根據北新門那邊的人力鋪子價格,春華庭的耗費不多不少,”紀秀秀道,“除此之外,長嫂這裡的僕從口齒伶俐,乾脆利落,很好了。”
謝知筠禮尚往來,也誇她:“三弟婦算賬當真是快。”
紀秀秀其實很會做人,她深諳商賈之道,知道人事八分滿的道理,僕從們總不能從睜眼忙到入睡,他們也要休息,所以她給的休息時間還是挺多的,這樣一算月銀和日常花費,大抵就能對上。
春華庭這邊盤完,幾人就往秋實軒行去。
作為一個商人之後,紀秀秀喜歡花錢,卻不是冤大頭,所以整個秋實軒雖然花費比春華庭多許多,但秋實軒的僕從也更多,反正多出來的部分是紀秀秀自己掏,謝知筠就含笑而過,一句話都沒多說。
之後是夏茵閣。
同兩位妯娌相比,虞晗昭確實不愛管這些瑣事,他們院中的這些都是虞晗昭身邊的嬤嬤打理的,嬤嬤年紀略有些大了,耳根子也軟,故而夏茵閣的花費就偏高了些。
之後的如意館也有這個問題,因衛寧淑脾氣好,衛寧安年紀小,下人多少有些欺軟怕硬,有些採買就會虛報。
這些謝知筠和紀秀秀都未當面說,只先記下,然後便去了倦意齋。
這一個多時辰,謝知筠一直淡然冷靜,看不出任何焦躁不安,就連查出來的那些小問題,她也淡然視之,甚至是一笑而過。
紀秀秀覺得看不懂她了。
但轉念一想,就謝知筠這麼心機深沉的,她也確實從來沒看透過,這回查賬又好玩又有趣,全當消遣了。
一直到倦意齋前,謝知筠還沒碰到相同聲音的老年僕從,她倒是一點都不慌,腳步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