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1/4 頁)
岢鍾米約旱撓鋂曰蚪燙玫鈉淼淮勢淼壞娜爍�僖恍�!≡諂蘭畚鞣郊壑島投礪匏勾�臣壑檔氖焙潁�揮�15%的公民宣稱,俄羅斯應當完全或者部分地參照西方價值。超過50%的公民堅信必須以俄羅斯的傳統價值為準。 8%的公民自稱是積極的共產主義者,還有15%左右的人宣佈他們不反對共產主義意識形態,認為它是社會的主要價值之一。40%以上的俄羅斯公民堅持認為蘇聯的所有主要成就和蘇維埃價值是舉足輕重的,並且為其中許多價值的喪失而深感惋惜。
俄羅斯公民重視俄羅斯和蘇聯歷史上最為重要的事件和歷史人物,但評價卻大相徑庭。無論是對個別公民、全社會,還是社會中的各民族——在俄羅斯首先是俄羅斯族——而言,這些評價都是民族和歷史認同的極其重要的部分。眾所周知,民族是一種歷史形成的,體現在領土、語言、文化、宗教、心理和生理特徵、傳統和習俗、還有歷史命運等方面的共同性。然而在今天,不同的俄羅斯公民對這個命運的定義並不相同。在各種社會調查中,超過50%的俄羅斯公民正面評價彼得大帝及其改革;在2000年,只有30%左右的公民對斯大林的評價是正面的,到了2003年,已經有40%的受調查人贊成斯大林的活動了 ;正面評價列寧的俄羅斯公民要略少一些,然而在2000年的十位最卓著的社會活動家、俄羅斯的“世紀人物”排名中,居於首位的是列寧,第二位是斯大林,位於名單第六位和第九位的分別是 .薩哈羅夫和亞·索爾仁尼琴。
說明俄羅斯公民的價值標準千差萬別的類似事例不勝列舉。這令許多意識形態學家和政治家感到不快和驚訝。這些差別還只是部分地證明了俄羅斯公民的茫然無著。在1917~1918年和1991~1992年間,俄羅斯社會基礎的精神和意識形態價值遭到過於粗暴和急劇的摧毀。在當前意識形態領域的眾聲喧譁中,除了各種概念的位移和混淆,還可以看到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分歧,這對於複雜的俄羅斯社會來說,是自然和不可避免的。蘇聯的思想一元化時代結束了,無論是久加諾夫、普京,還是亞夫林斯基,都不能、也不應該嘗試使國家返回到某種新基礎上的思想一元狀態。
意識形態的抉擇(4)
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凝聚俄羅斯、使它作為政體和國體不發生分裂的是什麼呢?僅僅是憲法嗎?
顯然,僅有憲法和其他法律是不夠的,僅有宗教也同樣不夠。凝聚俄羅斯的是俄羅斯人民期望共同生活的總體意志、它的歷史和傳統、它的語言和文化以及它的經濟一體性。俄羅斯人民只是部分帶有民族特徵,更多的是人們的文化歷史共同性,是生活在歷史形成的特定領土上的超民族。這正是形成和支撐任何大國的連線物。
公民社會的必要性
俄羅斯公民需要的不是制定統一的新意識形態,而是建立被稱作公民社會的統一的社會環境。這樣的公民社會和獨立的社會輿論在俄羅斯剛剛產生,我們應當加快和扶植這一程序。我們應當鞏固和加強俄羅斯的國家機構和獨立於國家的公民社會,後者以國家公民的主權、獨立自主和自由選擇為基礎。
公民社會是擅長自我組織和具有主動精神的社會,它不忽視來自上層的訊號,同時又能夠發動自下而上的運動。公民社會的社會和政治結構獨立於“上層”存在,能夠自主解決內部事務,並對權力活動實施必要監督。在蘇聯時代沒有公民社會,有的只是“螺絲釘”和其他零件與來自克里姆林宮的統一管理之間的複雜組合。公民社會是複雜得多的組織,這裡有公民做主的若干中心,權力得到現實的劃分。公民社會中的社會和政治組織不是“傳動帶”,不應將某一種意識形態奉若圭臬,從而殊途同歸地將社會成員引向同一個“偉大”目標,而是應當允許有不同意識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