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第1/2 頁)
倒是八卦小報記者們開始發揮豐富的想像力,&ldo;實地探訪&rdo;她生前工作的地方,再&ldo;親自採訪幾位她的仰慕者&rdo;,編撰影射許多她與政商要員的風流韻事四下傳播。
本來是一樁慘案,最後卻硬生生變成了一出香艷的風流情事。
陳晚香生前,不少報紙捧她,對她的容貌與舞技歌喉不知道用了多少溢美之詞,結果遺骨未涼,罵聲撲天蓋地而來,一時之間,陳晚香蓋棺定論,儼然是滬上新一代淫賤浪蕩女人的代表,挨槍子罪有應得。
輿論影響著民情,老百姓最容易被報紙的報導左右,不明真相的老百姓紛紛拍手稱快,只差稱讚兇手為民除害了。
顧茗每日讀到不少文人咬牙切齒的罵陳晚香,彷彿是那些政商要員家中慈母,護犢子的厲害,自己家孩子但凡名聲有汙,都怪外面的女人狐媚勾引,臭不要臉,都震驚不已‐‐這些拿筆桿子的到底收了多少好處,不惜如此踐踏亡者。
她與陳晚香幾乎素未謀面,最後的印象還停留在對方光彩照人在舞臺上表演的那一幕,禁不住憤然,提筆寫了一篇檄文,投稿滬上影響力最為深遠的《申報》。
《申報》講究通俗性與可讀性,社會新聞與論說立足於平民立場,無論是時政論文還是社會新聞都具有可讀性,日銷量達萬餘份。
在蜂湧往陳晚香身上潑髒水的評論文章出現之後,顧茗注意到《申報》一直持中立的態度,既沒有對陳晚香蓋棺定論,也沒有各種亂七八糟桃色新聞的猜測,只是事實求實的報導仙樂都槍擊案的始末,以及後續追蹤警察局破案的進展。
反倒是滬上警察局長郭金川那張半禿的胖臉上了報紙,作為警局代表侃侃而談,著實風光了一把。
《申報》的記者前腳出了警察局,郭金川就不顧形象在局長辦公室跳腳:&ldo;媽的!一幫廢物,連個記者也攔不住!大帥本來就勒令我早點破案,他們還跟聞到肉的蒼蠅一樣嗡嗡個沒完!&rdo;
還有幾家報紙倒也想要採訪警察局長,但以他們&ldo;造謠生事,無風起浪&rdo;的尿性,郭金川可不敢保證經過採訪之後,誰知道會不會被斷章取義,傳出他跟陳晚香的風流韻事。
在這樣熱鬧的情形之下,《申報》主編黃鐸收到了一篇署名為容城公子的檄文。
文章名曰:如此之法治。
&ldo;日前一代歌舞皇后陳晚香慘遭槍擊,原本是一件傷心慘事,沒想到最後卻演變為一場桃色狂歡,不少人致力於挖掘陳晚香生前的情有事而津津樂道,案件本身反而不再引人注目。
筆者初來滬上,深覺詫異。
今日之華夏,到處都在談論民主法治,原來滬上法治的結果就是死了一個美艷的女人,大家拼命掘墳挖墓,非要把她生前的情事都曝曬在陽光之下,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就是法治了?
仙樂都慘案亡者除了陳晚香,還有男子數名,卻無聲無息,禁不住讓人聯想,國人的劣根性就是拿女人當談資,男女平等不過是拿出來迷惑無知女子的幌子吧?
一件槍擊案足以看出男女有別。
哪怕生死大事,被拿來當談資,遭唾棄的也還是女子。甚至人們用自己道德的舌頭預先替陳晚香判了刑,歡天喜地的慶賀她的死亡,與舊時的浸豬籠何異。
原來進步只是表面光鮮的外衣,骨子裡依舊停留在舊時代。如此法治,讓人深以為憾。
今日之槍擊案,倒下去的不是你、我、他,及其親屬家人,自然可&ldo;親戚或餘悲,他人亦以歌&rdo;,做謠言的傳道者,惡語的隨行者,在法院沒有制裁陳晚香之前,預先替陳晚香定了罪。
倘若他日,倒下去的是身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