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第1/2 頁)
如今的奚雅寒雖然沒有蘇蔓印象裡經歷過了幾年的職場摸爬滾打更加事事遊刃有餘,但優秀的人從來都是優秀的,哪怕稍顯稚嫩也如同一塊海綿在合適的地方、合適的工作崗位上瘋狂吸取了經驗的水分,進步飛快。
尤其蘇蔓對她很是瞭解,知道未來狀態裡那個更專業、在職場上所向披靡的她, 也有著多年親密的領導與下屬的關係經驗, 再一次帶奚雅寒就直接最快速地引她上路, 幫她成長。
高健也看得出蘇蔓在這段時間的創業專案審查環節中一直在有意地培養團隊成員的專業能力, 讓他們儘可能地適應團隊協作與獨立帶隊能力,事實上高健也在學習怎麼做一個領導者而不是執行者。
這一點, 高健也摸不透蘇蔓是怎麼一下子就轉化的如此之好,但他本來也就不知道蘇蔓與他不做同學後的經歷,也沒太多想。只是覺得:大概有些人天生就眼光毒辣, 就是要做領導的。
要不然怎麼解釋蘇蔓能這麼快理清職責分工, 把公司裡的各個職位與分工安排的清清楚楚,指點起大家的工作也如此熟練,完完全全的大領導範兒。
感覺此時此刻蘇蔓整個人的狀態、說話的樣子甚至是說話的節奏、用詞都有些像是他從前接觸的那些大人物的高健也很快集中精力,認真地吸取蘇蔓言語之中他此前也沒有注意的資訊。
奚雅寒聽著蘇蔓冷靜的分析,對這兩天審查得出結論的創業專案及融資估價進行最後的商討與拍板。提到他們之前沒有想到點, 她便立刻記下來,耳邊是和她年紀差不多的女孩冷靜而乾脆的話語,奚雅寒卻覺得有些心潮澎湃。
這種感覺在奚雅寒和蘇蔓第一次見面的時候,這個年輕的公司創始人就帶給了她。明明此前從來不認識,兩人說起來話來卻一點不覺得陌生,對方似乎總是能說出她的心聲,說到她在意的點和想要達成的目標。給予她覺得強大、顫慄而又興奮的莫名的信賴感,讓她迫不及待地拒絕其他看起來似乎更好的企業與崗位,一頭闖進了這家新成立、人數不多的「小公司」。
來這裡上班的第一天,奚雅寒就覺得自己的決定沒有出錯。雖然公司很新,同事、領導的年紀也很輕,但做的是她想做的事情,團隊氛圍很好,沒有人浪費時間、也沒有人耍心眼,所有人都朝著同一個目標堅定向前。既有自主權、又有人領著,還有哪位畢業生對這樣的工作不滿意的?
蘇蔓在蘇氏集團市場中心副經理的辦公室裡與她的滿盈創業投資公司的團隊開了快兩個小時的視訊會議,期間也沒有任何人來辦公室打擾,讓蘇蔓頗為滿意。
不過,目前為止第一輪創業專案的考察結果比她想像的要差。幾個未來發跡、甚至一躍成為社會大眾最習慣出行方式、娛樂方式的創意雛形在現在確實只是一個想法,不論是創業團隊本身、還是技術、演算法的支撐以及相關政策方面都存在空缺和很大的短板,投資風險不小。
果然,哪怕是重生也必須謹而再謹,理智下棋。
蘇蔓在第一輪考察結果的建議書上認真地劃去了兩個並不適合現階段投資的專案,讓他們開始最後一輪的考察,整理出投資的框架協議與創業者進行磋商,確認最終版本雙方簽約。
蘇蔓結束了這邊自己的工作,也終於有時間分出一點處理蘇氏集團的事情了。她料到這些人的態度,打發蔣勇也不過是讓他替自己去走一走流程。
事實上,蔣勇一出門她便透過內線聯絡了集團資料中心的工作人員,讓他們給他的帳號開通內部系統市場中心副經理許可權。
一開通許可權,蘇蔓變可以透過企業內部系統查到許多她想要的資料。有了清晰的資料,她就可以透過上一世她得知的一些情報進行反推,找人調查、取證。
手底下的人可以拖延她的吩咐,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