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遍訪群賢4(第1/2 頁)
宴席之上,主簿伊籍卻是又告知主公劉表,涅陽神醫張仲景及其老師張伯祖已然歸鄉。 劉表聞言,自是欣喜。 不過劉表想起涅陽神醫張仲景的經歷,卻是又神情一變。 張機,字仲景,南陽涅陽人,150年左右出生,現今34歲左右。其父張宗漢為朝廷官吏,是故張仲景年輕時便已被舉為孝廉。 不過張仲景卻並沒有為官的心思,只因從小到大,張仲景便見多了因為疫疾,橫屍遍野、生靈塗炭的場景。 歷史上漢桓帝時期大疫三次,漢靈帝時期大疫五次,分別在171年,173年,179年,182年以及185年,也就是說明年年初即將爆發大疫。 而張仲景成年之後便已歷經四場大疫,是故張仲景只一心學醫,期盼透過自己的醫術救民於水火。 俗話說,“大兵之後,必有災年”,因為黃巾叛亂,大漢十三州郡多有死傷,必定會爆發疫疾的。 史載中元二年(185年)就有大的疫疾,因疫疾死傷的百姓更是多達數百萬。 劉表自然希望招募到張仲景這樣的醫術精湛之人,一來可以使得南陽各地不至於生靈塗炭,二來也能庇佑一眾部屬的安危。 思及如此,劉表卻是又神色一變,南陽有自己坐鎮,再加上自己先知先覺,應該能讓南陽避過這一場大疫的災禍,可大漢十三州郡可沒有自己這般先知先覺之人啊。 是故劉表立馬讓主簿伊籍取來筆墨紙硯,隨後便在這宴席的廳堂之中奮筆疾書,書寫一篇關於可能會有疫疾爆發的奏章,呈送洛陽朝堂。 奏章中懇請朝廷曉諭各大州郡,留意因黃巾叛亂死難之人。 死傷人數較少的情況下可掘地深埋,死傷人數太多的情況,可使用烈火焚燒,以杜絕疫疾的發生。 原本歡宴的眾人,見得劉表神情大變,隨後便又奮筆疾書,也是立馬噤聲,生怕驚擾了主公劉表的思緒。 過得片刻,劉表書寫好奏章之後,又令主簿伊籍安排信使,連夜送往洛陽朝堂,隨後劉表方才開口言道。 “想到涅陽神醫張仲景,卻是又想到一句俗語“大兵之後,必有災年”,是故忙向朝廷言明提防疫疾之事,卻是擾了大家興致。” 眾人聞言,方知劉表神情大變的緣由,同時也越加堅定效忠劉表之心。 畢竟如此有才學、聲名之人,還有這般愛護百姓之心,不追隨他,又去追隨誰呢,是故眾人齊齊拜倒。 “主公仁義,願為主公效死。” 劉表雙手微抬,示意眾人起身。 “今日飲宴未能盡興,還當改日再聚,明日吾將前往涅陽尋訪神醫張仲景及張伯祖二人,諸位也當同心協力,助我南陽安然避過這場災劫才是。” 眾人聞言,盡皆再拜。 “但憑主公吩咐,我等願效死力。” 劉表微微點頭,隨後下令道。 “郡丞劉闔,立馬派遣信使曉諭各縣官長,好好安葬這段時日死傷之人,謹防疫疾爆發。” “都尉于禁,調集五萬餘黃巾降卒,排查此前數次征戰死難之人,可否掩埋安好?” “倉曹掾兼集曹掾李威,可於南陽各縣徵集富餘的糧食。” “金曹掾葉英可支配南陽府庫錢財從荊州各郡,乃至揚州各郡購買糧食,此外義助府衙購買糧食的世家豪強或商人,商稅免除一半,且記錄其名,容後再報。” “將曹掾韓暨,此次征戰洛陽隨軍一千工匠,以及南陽府衙轄制的工匠,皆歸你統轄。” “待宛城及各縣破損的城防修建完畢之後,其一整飭南陽通往各地的官道,其二南陽水力充沛,可多修水碓(duì),水排、水車等節省民力之物,其三南陽冶鐵發達,可多造耕具,發放百姓,助百姓恢復生產生活。” 眾人聞聽主公劉表安排,自是齊齊拱手稱諾,這時將曹掾韓暨卻是又拱手拜道。 “回稟主公,多蒙主公信重委以重任,屬下感激不盡。只是興修水利乃水曹掾之職責,冶鐵又有朝堂專門安排鐵官,屬下安能逾越職權?” 聞聽韓暨言語,劉表及一眾部屬盡皆會心一笑,眾人暗贊韓暨心性的同時,劉表開口言道。 “公至(韓暨,字公至)勿擾,現今府衙之中著實人手不足,是故多有身兼數職之人。比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