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第1/2 頁)
光陳嚴就能給他提幾個他極難回答的。
【「你有證據為什麼當時不直接開撕要一直等到現在?是心虛嗎?還是另有隱情?」】
【「火了才開撕,那是不是能合理懷疑你跟任欽鳴上綜藝是有目的性的炒作?」】
【「其實是想靠這件事在編劇圈徹底站穩腳跟吧,上綜藝炒cp都是為了更好的割韭菜圈錢?」】
【「你跟任欽鳴真的是情侶嗎?該不會只是一個想要熱度,另一個想要平息狗仔爆料謀求轉型,臨場配合演的戲吧?」】
以上全都是阮頌三言兩語無法解釋清,或者就算解釋清,大家也不一定會信的。
「還有直接正面開撕是相當不明智的,一般在我這裡是下下選。」徐蘭聽完整件事情,很快給出風險提示,「因為現在娛樂圈吃瓜,大家不再一味追求誰對誰錯了,出現了一個非常流行且更受歡迎的概念,『全員惡人』。」
這可以說是徐蘭隱退這幾年,她個人觀察下覺得娛樂圈輿情風向發生的最大變化。
一方面是大家不會再像以前一樣,那麼容易被公關稿洗腦,跟著節奏走。
另一方面是流量密碼作祟。只有兩邊各打五十大板,不斷反轉,事情的熱度才會走到最高,所以不論阮頌在這件事裡有沒有錯,都會有人千方百計地想要找到他的錯處,這是資本逐利決定的。
「比起聽你說,觀眾還是更願意相信他們自己親眼看到的。」徐蘭如是提點。
阮頌當時想了下,問:「我是不是能理解成我寫劇本那種道理。比起直接用臺詞或者旁白告訴觀眾a喜歡b,不如給a設計一百個能體現出他喜歡b的事件和動作,把『喜歡』自然而然地投射到觀眾心裡。」
跟聰明人聊天就這點最舒心。
徐蘭覺得他這個說法挺有意思:「差不多就這麼回事。而且這種不明說,純靠大家閱讀理解的情況,更靈活變通,可以等輿論風向出來以後再觀察決定下一步動作,不會被動。」
於是當天晚上,他們三個人,一張紙一根筆,直接把計劃一二三四全定了。
任欽鳴出道這麼多年也不是白出道的,別看平時不聲不響,其實對自家粉絲的心理瞭若指掌,好幾次針對阮頌和徐蘭提出的方案,模擬粉絲反應都給兩人樂得哈哈大笑。
阮頌更是對袁印海和方維這兩個關鍵人物的人設拿捏地死死的。
從方維早前在學校就看他不爽;到現在出了事袁印海肯定怕鬧大要攔著他,被他誤會成進一步的偏心;再到顧嶼洲在病房裡那通電話,給出最後一擊,崩潰爆發。
層層遞進,一切都在阮頌的劇本設計裡。
至於袁印海。
本就是個漏洞百出,經不住推敲的敬業外殼,光他工作室每年出品的劇類別過多,找不到統一風格就夠他喝一壺的。
只要由方維在病房裡開了指控他「抄襲」這個頭,後續一切事情都會有著落。
「而且雖然都是背刺,袁印海理虧,但如果你咄咄逼人正面剛,圈子裡的大家可能很難接納你,會對你有點發憷。」
江智坐在車裡笑吟吟補充:「人性就是更容易同情和憐憫弱小,所以像你現在這樣溫溫和和的就很好,到最後真相大白,大家發現你被打壓得這麼慘,肯定會毫無保留甚至加倍把曾經對袁印海的尊敬,轉移到你身上。」
畢竟其中不少膾炙人口的劇本都是阮頌寫的,相當於把袁印海的資源人脈全權接盤。
孫凱孜今天也是過足了戲癮,舒舒服服跟阮頌道別拉開自己老師的車門:「哎呀我頌大哥也要走起了,不錯不錯,果然牛逼的人就是遲早有一天會牛逼。」
說話風格一點不像是搞嚴肅文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