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勸父學車(第1/2 頁)
在陳胖子渾身上下小兩百斤的優點裡,最重要的一個優點就是聽勸,而且特別會聽那些他覺得比他強的人勸。
這兩年他跟著胡涵賺了不少錢,那些買賣哪個不是被這小子提點出來的。
於是,陳胖子聽胡涵說完以後,馬上就拍著胸脯保證:今後再也不惹事兒了,這兩年就乖乖躲起來數錢。
胡涵又給陳胖子指了條明道。
現在市場上什麼都缺,電器,傢俱、服裝鞋帽以及服務業都有大量需求。
但私營經濟還沒有完全放開,這會兒就連廣州後世那種輕工業之都也都才剛剛有了個萌芽。
而且,全國之所以嚴打,根本原因還是返城知青和待業青年太多。
這麼多年輕人沒工作,肯定會影響社會治安。
雖然胡涵一家子經歷有限,但是陳胖子那邊人多力量大,可以幹很多事情,他自己也心甘情願地充當胡涵的白手套。
首先,就是傢俱廠。
正好胡爸那邊產業升級了,以前做電視殼子那些老木匠沒啥可乾的,這次正好借給王胖子幹家具廠。
這年月,膾炙人口的組合櫃還沒流行起來。
那玩意兒沒什麼技術含量,完全就是木框架和三合板拼起來的。
胡涵記得大概是1987年的時候,胡爸自己動手就打了一套。
成本低得要命,大概也就二百來塊錢。
但外面的一套組合櫃可是要賣到八百乃至上千的。
胡涵要是步子邁得大一些,把21世紀那種全屋定製做出來也未嘗不可。
胡涵說過兩天上課的時候可以偷著畫外形草稿,具體尺寸和工藝讓陳胖子自己和老師父商量。
現在倒不至於賣上千塊一套,但五六百還是沒問題的。
主要就是人工,可以複製胡涵之前的思路,聯絡街道,聯合辦廠。
這樣既能幫不少待業小青年度過難關,還能掙錢,最重要的就是能有個半官方的身份,多了一張護身符。
接下來還有服裝廠。
現在無論南方還是北方,服裝加工業大部分還都是公家的,剩下的也都是跑單幫的小裁縫為主。
公家單位一般缺乏創新動力,滿街都是老幾樣兒,要趕時髦還得自己找裁縫做,麻煩至極。
胡涵家裡有不少外國的時裝雜誌,裡面都是這兩年流行的服裝款式,可以都便宜給陳胖子當參考資料。
再去找幾個老裁縫打版,弄一批縫紉機就可以開幹了。
胡涵本來想安排胡媽乾的,但是胡媽已經忙得腳不著地了。
自己媽得自己心疼,錢不錢的不著急,親媽的身體更重要。
不如現在趁著勞動力過剩,先讓陳胖子把成衣加工搞出來。
不求規模多大,甚至都不求掙多少錢,先能幫多少人度過難關就行。
另外,有了成衣加工和傢俱廠,必須還得有門店。
這個得陳胖子自己找街道解決,或者走區裡劉大媽那根線。
這幾個廠子加上零售業又能安排一部分就業,能幫不少人。
當然,哪裡都有些好吃懶做或是天生壞種的,不願意賣力氣幹活還手不老實,那就各安天命吧。
陳胖子聽胡涵一通白話,呼吸都粗重了。
這會沒白唱單騎救主啊,這小子隨便一拍腿,就又有買賣來了。
誰特麼以後說我們胡司令是小鬼兒上身,我就一屁股坐死他。
這哪是小鬼兒上身啊,分明就是財神爺上身。
胡涵正準備帶陳胖子回家去取外國服裝雜誌,結果卻看到劉鼻涕、二林子和郝二狗從衚衕另一邊的夾道里探頭探腦的走了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