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第1/2 頁)
還是有人是聰明人的,立馬有人看出了李悅話裡面的漏洞,直接說道:「但是,尋常百姓一年才能織出多少絲絹?」
李悅冷笑一聲:「那你怎麼不說,絕大多數百姓根本不會靠著自個紡織絲絹為業呢?百姓自己在家織的根本就是麻布,關中這邊人口密集,種糧食尚且不夠,誰家會不種糧食,反而多種桑樹,用來養蠶?沒有蠶絲,又哪來的絲絹!百姓穿不起絲絹,也穿不起羊毛,他們跟你們說的這些根本毫無關係!而正兒八經靠著賣各種絲綢錦緞為業的,還是山東乃至江南的那些商人,只有那裡,才有條件大量種植桑樹,用來養蠶!但是,普通的百姓也是不會這麼做的,按照大唐律,種植桑樹需要交納的賦稅可比種植糧食要高很多,尋常百姓本來土地就不多,他們種出來的糧食要交各種稅,要保留自家的口糧,能剩多少,最多不過就是在田壟之類邊邊角角的地方種一點桑樹,能養蠶的數量也不會很多,小批次的蠶繭也賣不出什麼價錢。而如今絲絹價格下降,銷量卻會大漲,江南那邊的商人只會更加鼓勵民間種桑養蠶,他們才能有足夠的蠶絲擴大絲絹的產量,然後賺取更多的錢,這裡頭,到底有誰吃虧了?」
之前從來沒人從這個角度說起經濟規律,李悅這麼一說,不少官員都若有所思。唐朝這會兒的官員其實素質相對還是挺高的,窮文富武,這年頭能做官的,寥寥無幾是寒門,就算是寒門,那也是地主人家,而且這年頭講究的是出將入相,即便是寒門學子,其他的東西也要學,而做官之後,世家出身的有從小培養的幕僚,而寒門學子哪有這個條件,就得自己想辦法去學,所以,這個時代,哪怕這些官員實際操作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對於各方面都有些瞭解,理解能力也還不錯。李悅說得也很容易懂,他們很快就明白了李悅的意思。
事實上,幾個世家出身的人更是心知肚明,他們為什麼要找李悅的麻煩,一個是想要插手羊毛的生意,另一個呢,就是想要李悅搞出來的飛梭織布機了。他們不是沒想過去偷學飛梭織布機的技術,但是,這種東西,光是看表面是看不出來的,李悅當時製作的時候就考慮過被人模仿的可能性,因此,但凡是能夠封裝起來的部分,都被李悅用一層鐵皮裝了進去,裡面還有一些自毀裝置,若是不按照一定的順序拆開外面的鐵皮,裡面的一些關鍵結構就會被毀掉。因為賺錢的緣故,紡織作坊那邊恨不得三班倒,一些婦人為了多賺錢,那夜班補貼,更是寧願上夜班,因此,即便是晚上都有人。作坊裡不光有人做護衛,還養了好幾條細犬,甚至還有一群大白鵝。王羲之當年養了許多大白鵝,那是風雅之事,至今也有許多人效仿。但是這些養白鵝的,白鵝其實都是家僕照顧,將這些鵝訓練得很好,而作坊這邊養的大白鵝可不一樣,那就是養來看家的,發現有不認識的人,或者是不順眼的人,直接就「嘎嘎」撲過來就是一陣擰。偏偏它們其實動作比狗還靈活一些,一群撲過來,真沒幾個人能躲過去。
在這樣的情況下,紡織作坊那邊抓住了不少企圖來偷紡織機的,甚至還有人想要縱火,趁亂行竊,但是一個都沒成功,紡織作坊的婦人都是知根知底的,別說她們也不知道鐵皮裡面是什麼樣子,就算是知道,她們要是做出什麼不該做的事情,根據她們做工之前簽訂的文書,她們不光要滾蛋,還得賠償作坊的損失。那個費用,將她們上上下下一大家子都囫圇賣了,也是遠遠不夠的。何況,她們這些普通小民,可不懂什麼世家門閥是什麼,只認皇帝老子最大,下面就是王爺公主,既然知道這作坊是寧王的,她們哪裡敢動什麼歪心思,別回頭好處沒撈到,一家子都到地底下去團圓了。
那些真正的大商人,背後一般都有人支援,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這些世家的產業,他們意識到了紡織技術的進步,如今的產量還能夠保證他們的利潤,但是利潤就會大幅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