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第1/2 頁)
「那,陛下,邊境送糧草的摺子趕緊批吧,餓著二郎可怎麼好。」
秦姝:「……」
由此可見,她最大的用處,是催秦姝批摺子,其次才是發揚國庫。
在鍾婉的催促下,趙嘉敏風風火火辦起了書院,在回府中和師爺翻遍古籍,定下院名。
[鼎方。]
至於為什麼要起這個名字,趙相說:「好聽。」
對,翻了那麼多古籍,取了這麼個名字,就是好聽。
「書院是我們商量出來主張辦的,希望能一切順利,蒸蒸日上,人聲鼎沸,方為四方,不忌什麼,招收四方學生。」
經過各方拳頭中指警告,趙嘉敏好不容易編出來這個說辭,對這個解釋,大家總算予以接受。
43、紈絝郡王
書院是辦起來了,既然教授六藝,那很多都是世家子弟,學院很多課成本花銷太大,普通人家學不起。所以還設立了關於講學的課,書本免費發放,除了必學的禮之外,可以選著上。
宣傳很到位,第一個學生不是蘭陵公主安雅,而是夏弦之孫,夏弦何許人也?前首相的嫡長子,他的孫子,渝州夏氏長子長孫,第一個來吃螃蟹了。
要真是吃個螃蟹還好,這是拿世家最重視的教育來試水,連鍾婉都感嘆夏家是不是瘋了。
看了師資的鐘婉才放心把安雅送去讀書,隨即好奇心起,想去八卦。
起了好奇心的不只她一個,其他人都去扒夏家下一任家主,夏弦的長子,此君單名一個彌字,一看,哦豁,師從文學大家,從小寫得一筆好文章,目前年歲二十有六,已經考到舉人,明年就參加會試了,履歷漂亮,前途無量。
就這麼一人,腦子不知道怎麼想的,要把年紀尚幼的兒子送一個新開的書院讀書。
「老師裡面世家子弟挺多的,說不定是聞名而來,他們有什麼人才互相都知道。這個書院可以容納三千名孩童,最好要各種學生都有。」趙嘉敏的師爺說。
雖然是這麼說,這辦在京城的書院,學生家裡肯定不差的,安雅穿上了鼎方書院的院服,孔雀藍做底,淺草綠鑲邊,踩著同色的小布鞋,繫著髮帶就登上了馬車。
鍾婉咬著手帕噙著淚目送她上車。
書院交給趙嘉敏之後,她就沒再過問了,所以不知道,這書院是要寄宿的,旬休才回來一次,也就是上課九天休息一天,這一天休息學生才能回家。
天殺的!鍾婉氣得捶牆。離了她,四娘會不會受欺負?會不會吃不飽?會不會踹被子著涼?會不會讀書太開心忘了她?
秦姝幸災樂禍,一兩聲笑音洩出。
鍾婉瞬間迅速回頭,惱道:「不許笑!」
百密一疏百密一疏,她也是太忙了,都沒細細問。想起這個,她又輕輕捶了下牆,然後自我放棄一般,趴在牆上哀嚎。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的四娘啊!」
「趙嘉敏你賠我小閨女!」
鼎方書院的學生有個幾百人,男孩有女孩也有,不過很少,二十幾個小姑娘而已。
雖說民風開房,一到春遊踏青時節,少年男女結伴同遊,但也沒開放到衣食住行都混在一起的地步,男女分校,同齡分在一處,不許帶僕從,有聘來的乾淨婦人照顧年紀小的學生。
都開學了,趙嘉敏根據之前的計劃,他該放手選出一個山長總管書院,看來看去,教授『樂』這門課的老師蕭晦,他覺得合適。
蕭晦出身蘭陵蕭氏,趙嘉敏看中他的主要原因是,此人很講原則,脾氣卻異常暴躁,經常拿著古琴做兵器追殺他人,做了山長,就憑他一手古琴拍遍書院無敵手,肯定能讓書院井井有條的。
……
秦姝忙裡偷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