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權臣王允(第1/2 頁)
王凌?
張與聞言,有些詫異。
因為張與早早就讓麋竺舉家遷往太原。
因而,麋竺在發展暗線時,也沒落下幷州。
他們出發來幷州之前,討論的幷州世家、任職官吏等情況,其實全都是麋竺的暗線打探回來的。
但當時,高都令可不是王凌啊!
雖說眼前的王凌初出茅廬,看起來跟張與年紀相仿,但他出身可不一般。
畢竟,當朝司徒王允,就是王凌的親叔父。
他莫名其妙出現在這裡,想都知道肯定是王允的手筆。
思及此,張與假裝咳嗽了兩聲,一手握拳稍作遮擋,低聲提醒劉備,王凌的出身。
聞言,劉備目光一變,但面上依舊不動聲色:
“諸位請起!”
眾人順勢起身。
張與一打量,發現前方人群裡,竟然還有不少腰佩刀劍的女子。
見狀,張與不禁暗道:
久聞幷州戰事頻發,因而民風彪悍,即便是女子也常常上陣殺敵,今日一見,果真如此。
就在張與打量高都豪強和官吏的時候,劉備則是跟王凌交談了起來。
“高都令看起來頗為樣貌不凡,想必也是大家出身吧?”
劉備著急去前線打匈奴,因此也不拐彎抹角,直接問了出來。
畢竟。
雖說司徒王允和劉備都效忠漢室。
尤其是衣帶詔,直接把兩人拉上了一艘船上。
但其實,從衣帶詔至今,兩人並沒有傳過信,連衣帶詔上也只有天子自己的手印。
萬一來日東窗事發,或者劉備兵敗,王允司徒的位置絲毫不會受到影響。
這些老狐狸,都精著呢。
就比如荀爽,雖說當日幫忙傳信,但沒多久就託病回了潁川的荀家老宅。
連荀彧帶百姓出發雒陽,又率軍北上,荀爽都沒有露面。
不過也是,有劉備在前面衝鋒陷陣,自然輪不上他們這把老骨頭上陣不是?!
劉備這麼一問,王凌也絲毫不慌,彷彿早有準備一樣,不卑不亢道:
“下官出身太原王氏,司徒王允正是下官叔父!”
聞言,連關羽都正眼打量了王凌一眼,其餘人更是不必說。
劉備一挑眉,淡淡開口:
“王司徒位高權重,忠心耿耿,本州牧也甚是敬佩。但令你任職高都令,只怕不合規矩吧?”
漢代官吏任用,有一限制:
地方長官定要由中央派,太守如是,縣令也如是。
但郡縣掾屬,必得本地人充當。
也就是說,王凌按規定,當不了高都令。
而劉備問這話,也是想試探一下,王允到底讓王凌來幹什麼的。
王凌聞言,依舊不慌不忙地回覆:
“叔父自知不合規矩,因而讓下官暫代高都令之職,其後事宜,皆由劉州牧做主。”
說完,不等劉備問話,就將兩沓賬簿遞了過來:
“此乃高都縣細況,叔父交代‘務必’給劉州牧過目。”
見狀,劉備一個眼神過去,親衛立刻翻身下馬,將東西接了過來:
劉備翻開一看,臉色當即一變。
隨後他將賬簿猛地一合,遞給了張與,又給張與使了個眼神。
張與見狀,擰著眉頭翻開了手裡的東西,隨後瞳孔猛地睜大:
王允到底想幹什麼?!
要知道,這賬簿裡面,竟然夾著任命劉備為太傅的詔書!
而這賬目也不是高都的!
而是上黨、雁門、太原三個郡的這幾年的稅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