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第1/2 頁)
生死由天,不得反悔。
皇上最忌諱的就是前朝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因為當今皇家有一個眾人皆知的秘密。
當年太祖打進京城,推翻前朝統治之後,發現前朝的皇孫竟在他們眼皮子底下逃出了皇城,與其一起失蹤的,還有鎮國玉璽。
這就成了太祖心中的一塊病。
當今聖上從小就被太祖耳濡目染,自然繼承了這種執念,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這次事情是由一本書引起的。
鍾大人的二兒子鍾慶和,不知從哪兒倒騰到了一本宣揚光復前朝的反書,看完之後竟像魔怔了一般,聯合他的狐朋狗友,天天偷偷摸摸的宣揚光復前朝這等大逆不道的言論。
還給他們起了一個道貌岸然的名頭,叫鋤奸光復會。
這個「奸」裡,就包括了通天廷的掌廷德公公和諫皇司司長柳白昭。
本來他們這種小打小鬧並不會被人發現,關鍵就在於鍾慶和狐朋狗友們的膽子太小了,沒過多久,就有一個人頂不住壓力,把鍾慶和給舉報了,還把那本反書作為了證物。
皇上本就年輕氣盛,又對前朝有著不小的執念,當即就喚了柳白昭來。
查!
一個人都不許漏掉!
鍾慶和也不是傻瓜,發現自己的反書被偷了之後,當天就跑了。
皇上一聽,勃然大怒!
限柳白昭一個月之內必須查到鍾慶和的下落,最重要的,要查到那本書是出自誰的手筆,又是怎麼傳到了鍾慶和的手中。
當今聖上的龍椅坐的還算穩當,但也不是那麼舒服。
先不說前朝舊怨,就說朝中這些跟著太祖推翻前朝的三代元老們,就夠當今聖上喝一壺。
倚老賣老,捨得了臉皮,憑他們身上那層開國的勛光,就夠他們長笑到老。
皇上在做各種決定時,勢必礙手礙腳,更別提那些靠著家中大樹躺活的官宦弟子,一個個就是附著在元老身上的蛆蟲。
先皇走得早,沒來得及「卸磨殺驢」。
識時務的老臣們早就告老還鄉,回家含飴弄孫。畢竟他們跟隨太祖到先皇,已經走了兩代。一朝天子一朝臣,下一朝的新人們上來,他們也該讓位了。
但有些就是站著位置不挪坑。
先皇仙逝之後,那些不挪坑的就更不會主動告老還鄉了。
忍得當今聖上牙根癢癢,還奈何不了他們身上的開國功勳。
因此當今聖上需要一把刀,來應對朝中這些倚老賣老的「縛骨之蛆」。
就是這一廷三司。
柳白昭之所以能一路走得這麼橫,就是因為他甘心做皇上的一把刀。
薄,且鋒利。
做皇上的刀,就要做好相應的覺悟,朝上諸位都有可能成為他的碎刀石。
有朝一日,他若失了皇上的信任,那他柳白昭肯定不會有好下場。
柳白昭初登諫皇司司長,就接手了一個涉及當朝二品大員的受賄案。
若說這個二品大員,還真跟柳白昭有那麼點關係。
朝中眾人面上不顯,心中都等著看他的笑話。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柳白昭會難做時,他繃著一張清凌凌的芙蓉面,一聲不響的把案子查得明明白白,連受賄金額都摸索的清清楚楚。
直接給全天下人表演了一個教科書版的「大義滅親」!
沒錯,按照輩分來說,他得稱呼這個二品大員為外公。
只不過,這個外公跟他沒有一點的血緣關係。
從此柳白昭就在「大義滅親」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先是把他外公搞的回家養老,緊接著就把他外公的大兒子,也就是他的大舅也給薅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