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鎮政府分工(第1/2 頁)
因為被任命的崗位很多,需要討論的候選人更多,整個黨委會到下午近四點才結束。 當然,午飯和午休都是正常進行的。 李秀文被任命為鎮團委副書記,正股級。 鎮團委書記,是副科級級別。 洪區鎮的團委書記叫李雲峰,但自從蘇昊來到洪區鎮,就沒見過這人。 據蘇華平說,這個李雲峰比蘇昊早一年調到洪區鎮,但蘇華平也僅僅見過此人三次。 報到那天一次,當年年底來一次,去年年底來一次。 蘇華平還說,蘇昊可能見過這人,估計當時沒人介紹,蘇昊也就不知道了。 因為這人來到洪區鎮報到後當天就返回縣城,並且在第二天,洪區鎮就收到縣團委的借調函,說明李雲峰被借調的縣團委。 這擺明了就是來洪區鎮搶級別佔位子的。 洪區鎮幹部打聽,得知這個李雲峰是常委副縣長李振明的公子。 洪區鎮的眾人頓時無話可說。 在臨河縣,常委副縣長李振明所在的李家,目前絕對算是勢力最強大的家族。 李振明目前56歲,在兄妹六個中排行第三。 據說其父親是個從外地流落到臨河縣的老私塾先生,深明大義,將其長子送到了當時路過臨河縣的南下解放軍隊伍中。 李振明的大哥,參加完解放戰爭,在建國後就轉業回到老家。後來曾當過縣公安局局長。 二姐是個教師,曾任教育局辦公室主任。二姐夫曾任化肥廠廠長。都已退休 四弟目前是稅務局副局長。 五妹參軍後隨男方轉業到外地。 李振明的小弟李振興,也就是老六,最是出色,是兄妹中最有出息的。 李振興原為工農兵大學生,畢業後在市法院上班。 79年國家恢復研究生制度時,李振興考上了華東政法在文革後的第一批研究生。 研究生畢業,李振興直接被省高院要去。目前已經是省高院的一名副院長,副廳級。 要知道,李振興目前才四十五歲。 在前世,李振興最後從鄰居省的省政法委書記的位置上退休。 不過,李家雖然勢大,但並沒有什麼惡行傳出。應該是他們的家規比較嚴。 也正因為此,好像在前世蘇昊也沒聽說過有誰是靠李家上去的。 當然,利用權力佔佔小便宜,這是太過正常的事。 換作前世的蘇昊若是出身於這種家庭,都不敢說自己不會變成紈絝子弟。 在前世,作為一個小卡拉米的蘇昊,和李家沒有發生過絲毫交集。 只聽說李家的子弟後來都陸續離開了臨河這個小縣城,前往省會甚至魔都鵬城去了。 在前幾天到方橋鎮時,受陳恩奎書記委託,蘇昊私下將李雲峰的事告訴了林琳部長。 蘇昊表明,洪區鎮對李雲峰的這種掛職,是沒有任何意見的,但關鍵是兩年來洪區鎮的團工作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林琳也很驚訝竟然有這種現象發生,不過在她稍微思考後,就告訴蘇昊限於當前縣委縣政府的複雜情況,實在不宜調走李雲峰。洪區鎮可以增加個團委副書記。至於編制,由她出面找人事局解決。 科級及以上的幹部,檔案在組織部。科級以下的,檔案歸人事局管理。 洪區鎮的這次人事調整,農經站佔的便宜最多。 兩人被提拔為鎮委員,三人被提拔為正股級幹部,兩人被提拔為副股級幹部。 當然,蘇昊算是外掛。 黨委會的第二天,曹軍召開了洪區鎮政府班子會議。 這次會議的內容比較簡單,主要就是關於個人的分工。 因為知道自己勢單力薄掀不起風浪,曹軍便按照正常情況進行了分工。 按道理,書記抓人事,鎮長抓財務。 曹軍自然也有想將財政所抓在手裡的想法。 按正常分工,一般是由常務副鎮長分管財政所。而在洪區鎮,財務所的所長依舊由副鎮長陳青雲兼任。 在曹軍看來,以他的職位級別以及靠山,完全可以是強壓蘇昊陳青雲的。 但經過詢問魏月芳之後,曹軍放棄了掌控財政大權的想法,因為洪區鎮的財政大權,一直掌控在陳恩奎的手裡。 前任鎮長高大鵬,來到洪區鎮一年多,手都伸不進去。 曹軍(鎮黨委副書記、代鎮長)鎮政府全面工作,具體負責審計工作,鄉村穩定和振興、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