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第1/2 頁)
周滿事先已經跟茶山坪的人說清楚了架水的步驟,茶山坪最大的谷坪上已經站了十幾個男人,有中年有少年,都是青壯勞動力。周滿將地上的鋼釺和鏟子一扛,說道:「都跟我來吧。」
自從村民靠周滿賺了不少錢,有有人隱約發現周滿教的廣播操有強身健體的功效之後,村民們對周滿就很尊敬。周滿一聲話語,所有人都行動了起來,抗鋤頭鐮鏟,背水泥水管等,跟著出發了。
架水的地點就在出村的公路邊,沿著一條山澗往山上走大約五百米。因為山勢非常陡峭,沒有路都是兩米多高的寒芒,背東西上山十分危險。幸虧這些男人都是應非池親自選出來的,每一個都經過靈氣煉體,爬這點山小菜一碟。
爬過一段坡,視線裡出現一塊小小的平地,平地之後是一塊近百米高的峭壁,凡人完全無法攀登。一條成年男子手臂粗細的瀑布從峭壁上直衝而下,在平地上形成一個水潭,水質清涼透亮,水底的細沙清晰可數。
「就是這裡了。」周滿說,眾人將工具放下,開始動手。
男人們先用附近的黃泥和樹枝,在水潭中間做了一個半米高的堤壩。堤壩用樹枝固定,中間填了黃泥,最裡層用芭蕉葉墊起,最大程度地攔住水流。
築堤壩要花很大力氣,做完的時候已經是午飯的時間了。這個年代很少有人帶飯盒上山,太佔地方。每個男人手裡都有一個芭蕉葉包起的飯糰,飯糰中間裹著菜。用作午飯的菜很需要講究,尤其是這深冬的中午,必須不結油而且冷了口感不受太大影響。
不過一切都難不倒巧手的瑤族女子,她們秋天的時候就會種下頭菜——頭菜是一種莖塊和葉子一樣可食用的蔬菜。收割之後,將頭菜洗淨,用刀將頭菜拳頭大小的圓柱體莖塊切成大小適中的片,但是不能將頭菜割斷,莖塊和菜葉必須還是連在一起的。接下來要將頭菜放在太陽下曬三到五天,將頭菜曬蔫,隨後準備一個大簸箕——直徑最好在15米到2米左右。可以將頭菜切成碎塊,也可以整株製作,總之要曬上適量的鹽,用力搓揉,讓頭菜充分吸收鹽分。再然後仍然要曬一段時間,將頭菜的水分最大程度地曬乾。
那之後,就可以裝壇了。
l市嗜辣甜酸三種味道,辣的代表是螺螄粉和各種涼拌菜(絕對不是東北某國那種),甜的代表是涼粉以及各種甜品,酸的代表就是各種酸筍酸菜和果蔬酸。酸菜有兩種,一種是後世用來做酸菜魚的那種水浸泡出的,另一種就是乾燥醃製的酸頭菜了。
因為喜歡吃酸,所以l市的市區鄉鎮到處都有酸壇賣,後世做果蔬酸會用玻璃酸壇,但酸壇主要還是陶瓷的。酸壇的造型是一個上大下小的圓錐體,開口上有一圈水槽,配套一個沉重的陶瓷蓋子。
當材料準備好——比如說頭菜已經撒鹽醃製晾曬好了,就可以裝進酸壇了。裝壇的要求是越緊實越好,一定要塞得滿滿當當。蓋上蓋子後,還要在水槽上倒水,目的是最大可能地阻隔空氣進入。一旦讓空氣滲入,酸菜就可能腐爛,那麼整壇頭菜就廢掉了。
醃製頭菜的時間最少要一個月,留久也完全ok,如果時間太久頭菜太酸,煮之前用水洗幾遍就可以了。但是開壇之後的酸菜要在一個月或兩個月之內煮完,否則味道就不大好。
酸頭菜的莖塊脆而且酸,比醃蘿蔔更開胃促食慾,同時它的菜葉非常吸油,與筍乾不相上下。灌江村的瑤人最喜歡用酸頭菜炒臘肉,尤其是那種肥瘦均勻或者偏肥的臘肉。炒出來之後臘肉顏色金黃,表面有一層微弱的油亮但絕不肥膩,而酸頭菜吸足了油會非常香。酸頭菜炒臘肉當然出鍋趁熱吃最好,但因為油脂都被酸頭菜吸收了,不會結油,所以冷卻了風味也不錯,因此,這道菜也是瑤人山上做活時最常用的午飯配菜。
此刻,山澗邊的平地上一溜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