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節 禁軍敗了(第1/2 頁)
這支金軍部隊正在行進中,人數三千五百,步兵居多,騎兵不到五百人,皆全副武裝,披掛整齊,軍械裝備精良,長短兵器和弓箭一應俱全,主要是女真人、契丹人和漢兒(北方漢人),不是南人籤軍那種貨色。
中軍大纛下的大將身形勇武,神情剽悍,此乃西山招撫烏古論換住。
更有三百精騎在後,他們的相貌和形狀各異,不同於金軍,更不同於漢軍,其強悍程度甚於諸軍,他們的指揮官是權參政烏林答胡土,而他們就是金朝中的傳奇軍隊---忠孝軍。
忠孝軍與忠順軍一字之差,但都是各自國家的精銳部隊,忠孝軍是金朝樞密院直屬,身份特殊,他們的人數不多,起初也就一萬上下。但是,這支軍隊的兵源,屬於非正常兵源:全軍官兵,無一例外,都是來自大河以北的“歸正人”,所謂歸正人,顧名思義,就是由於種種緣故身陷敵營,後來棄暗投明的人。這些人的來歷其實五花八門,“皆回紇、乃蠻、羌渾部落,及中原人被掠、避罪而來歸者”。
這裡面有觸犯了刑律或軍紀、畏罪潛逃的遊牧人,有戰敗後被擄掠到中原當炮灰的西域人、西夏人,更多則是河北地區(蒙古)淪為俘虜後逃回的女真人或漢人青壯,他們的族群、外貌、語言經歷天差地別,堪比“國際縱隊”,他們有奇特的行為,就是忠孝軍上馬戰鬥前集體屈膝祈禱,這支來自五湖四海的官兵,用單調各異的語言(突厥語、波斯語、漢語、党項語)和方言,向各自的神靈(長生天、大黑神等等)祈求平安和勝利。
歷史上,凡是“歸正人”組成的軍隊,比起一板一眼選撥訓練出來的正規軍,戰鬥力強得多,因為他們來自敵營,熟悉敵人的作戰方式,廝殺之外唯一的樂趣,就是領完銀錢回營豪賭,上陣拼起命來也無所顧忌。
並且,他們很清楚,作為某種意義的“雙重變節者”,自己再落入蒙古人的手裡,等待著他們的會是怎樣一個地獄,他們都是大朝(指蒙古)不赦者!
如今,趙柏宇想要進攻的,就有這三百亡命之徒,猶未自知,他還作著升官發財的美夢。
這支金軍隊伍的到來是奉了金朝皇帝金哀宗的旨意,當時他知道武天錫陣亡,武仙退守馬蹬山九砦,因此他命烏林答胡土往援,並詔西山招撫烏古論換住率軍同往。
在他們行進過程中,他們接到了武仙戰敗的訊息,兩人一合計,徑投唐州,那裡有烏古論換住的叔伯兄弟烏古論黑漢作守將在把守唐州,計劃進唐州加強防禦。
然後他們行軍中遭遇了趙柏宇騎兵的進攻,趙柏宇以鄂州兵馬都監許一清率五百為前鋒,他則率另外五百騎兵為後陣,向著金軍發動了猛烈進攻。
要說到南宋禁軍的水平還是有的,他們馬術甚精,衝過去時見金軍用長矛陣相待,即時分開兩股,自金軍兩翼擦過去,邊跑邊放箭。
金軍也放箭,雙方箭來箭往,死傷皆不大。
然後宋軍騎兵來回疾馳,不斷放箭,由於他們放來甚速,牽動金軍陣勢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混亂,此時趙柏宇命身邊的號手吹號。
“嗚,嗚,嗚!”伴隨著低沉的號聲,宋軍騎兵正面硬剛金軍。
轟轟轟……在金軍士卒的側右方,一群重甲騎兵出擊,連馬都有鐵甲,馬上騎兵更是武裝到牙齒,他們拿著長長的騎槍,似烏雲壓頂般滾滾而來!
馬匹健碩,載著重甲騎兵,那種鐵蹄踐踏在地上的轟鳴,似要摧毀世間一切!
重騎兵是軍隊的精英,所費不菲,他們出擊時的恐怖氣勢,讓哪怕是意志堅定的金軍也心旌動搖,他們惶恐自己能否擋得住鐵騎洪流。
然而金軍沒有亂,他們儘快排好隊伍,第一排是拿著方盾和長矛計程車卒,方盾放在地上,長矛架在盾牌上方;第二排從行列中間的空隙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