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1/4 頁)
法國在東亞並無多少利益可言,因此塔列朗是希望把法國在東亞的影響力轉化為一種籌碼以換取在歐洲的某些好處。在德、俄兩國都明確表示不願干預後,他也只好耐心等待局勢明朗後再做打算。
眼下,清廷內部統治搖搖欲墜的局面出現後,塔列朗擔心,一旦清廷被推翻,而同文同種的中日兩國將會走到一起。屆時,以日本之努力奮鬥配合中國無盡之人力和資源,亞洲的“門羅主義”將不再是一句空話,也就意味著歐洲人在遠東的統治地位將被徹底打破。
誠然,這是塔列朗感到擔心,亦是歐洲其他政治家感到擔心的,只不過彼此心照不宣、並未點破,以免落得他人口實。
法國在中國的商業利益甚少,但是法屬印度支那卻是和中國毗鄰,以此為據點慢慢蠶食中國西南地區,使之成為法國的殖民地才是最符合法國利益的,而要想實現這一願望,只有在一個虛弱的滿清朝廷的統治下才最有可能達成。
接到法國的照會後,俄國政府十分重視,此時吉爾斯已經臥床不起,外交大臣由羅巴諾夫暫時代理。
羅巴諾夫堅信俄日友好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聯合艦隊取得決定性勝利後,為了阻止日本勝利的進一步擴大,也感到是時候出面干預了,兩國算是一拍即合。
在這種情況下,表面上由法國提議,英國發起,暗中則由俄國大力推動的“三國干涉集團”初步形成。
其主要的目標在於以調和為手段限制日本實力的擴張,並謀求來自中國的“感激”。
在這種情況下,威廉認為,德國不應置身於“三國”之外,那樣只會讓事情更加糟糕。若德日密約在此時暴露出來,那後果是難以預料的。
第一百六十三章 赫伯特方案
當歐洲干預的苗頭出現後,赫伯特迅速指示駐日公使哥特斯米特將當前的緊急情況通報日本政府,以設法阻止三國達成一致行動。
同時,威廉指派比洛前往巴黎和塔列朗會面,進一步就某些實質問題進行商討,同時駐倫敦哈斯菲爾德和彼得堡大使拉多林也迅速行動起來,向英俄兩國表明了德國政府的立場:我國無意在中國境內謀求特權和領土,假如各國是為符合歐洲各國利益的共同目標干預戰爭,那麼德國不介意加入其中。
此時,由於日本對於中國有什麼主張還沒有提出,因此三國干涉頗有些無的放矢的尷尬。
英國的總體思路就是儘快達成和平,且保證中國領土的完整,如果有可能的話,降低進口商品子口稅是其主要訴求;法國則希望中國政府授予其在雲南和廣西兩省採礦和築路的特權,並將自廣西口岸入境的商品關稅減半,同時廣州灣也是其垂涎的目標;俄國一方面希望獲得旅順作為其遠東艦隊的駐地,一方面則希望在中國北方修建一條鐵路,這不僅是為了將長城以北地區變為“黃俄羅斯”,也是由於鐵路建在中國境內可以使工程難度和造價都大幅度降低——當西伯利亞大鐵路由於無法克服的困難而停工後,俄國方面,尤其是尼古拉皇太子從未放棄修建一條通往遠東鐵路的願望。
在這種情況下,法俄兩國首先接近,趁此機會,德國則主動和英國尋求利益共同點。
在各方暫時沒有談攏的情況下,干預行動卻已經開始了,四國大使共同向中日兩國發出照會,希望兩國為維護東亞的長久和平而放棄武力爭執,將問題拿到談判桌上來解決。
照會的口氣是委婉的,且從未聲稱對於不接受建議的一方訴諸武力,但是歐洲四大強國的共同建議使得日本不得不慎重考慮其下一步的行動。
在徵求了德國的意見後,十一月初,日本向各國公使答覆:日方願意停止武力對抗,併為尋求東亞的永久和平而和中方展開談判。
中國方面就不必說了,列國的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