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第1/3 頁)
十一月中旬,海龍號在朝鮮黃海道入港。朝鮮史稱東夷,大魏建寧十年由李氏王朝統一全境。既同大魏隔江而望,又與北狄連山接壤。黃海道乃是朝鮮八道之一,因與大魏隔海相望又靠近首府開京,因而貨殖通財,岸民多曉漢語。
&ldo;真看不出這裡是朝鮮。&rdo;看著店面飄動的&ldo;衣&rdo;字旗幡,從鸞感慨道。
&ldo;東夷自高麗時期就是中原屬國,書漢字著漢服,這是很自然的事。&rdo;說著,衛濯風目光上揚,旁若無人地走入衣鋪。
&ldo;好討厭的個性。&rdo;從鸞狠狠地瞪著他的背影,洩憤似的取出記史的書簿,目光兇狠地一筆十行起來。
對她的隨行隨記見怪不怪,餘秭歸信步走進成衣鋪。經過改良,與大魏略有不同,帶點朝鮮風情的服飾掛滿了牆壁。顏色之鮮艷,著實超過大魏人的習慣。想到這,她不由皺眉。
&ldo;老闆,可有素一點的?&rdo;蕭匡道。
餘秭歸看著他,直到看得他有些悚然。
&ldo;有話請說。&rdo;他偷偷抹著冷汗,這眼神比舅舅的還有壓迫感啊。
&ldo;沒什麼。&rdo;目光繞著他一圈,忽而抬起,&ldo;只是明白了你為何紅粉知己遍天下了。&rdo;
論樣貌,衛濯風比蕭匡更符合大魏美男子的標準,可衛三公子冷傲了點,不如蕭匡這麼體貼知心。她不過是微微皺眉,他就便猜到了她的心思。也難怪女人們為他著迷,什麼江湖俠女,官家千金,光是她親眼看到他從揚州州牧的寵妾房裡衣衫不整地爬牆而出,就足夠她回味好久了。
哪想到那不過是一盤&ldo;土菜&rdo;,真正讓她嘆服的還是&ldo;洋葷&rdo;……
方才他們下了大船,還在想如何探路,就見蕭匡熟門熟路地混入市井,而後來到一所宅院的後門。朝鮮的房屋普遍比較低矮,牆頭也不似大魏的高聳,勢要將人圈在一個小天地一般。她目測著,只要撐手就是過去,可蕭匡卻沒習慣性爬牆。
輕叩幾聲後,門緩緩開啟了。一個臉部微腫的女人打著哈欠,看起來很重的假髻掛在腦後。她雖聽不懂朝鮮語,卻也知道這女子多半說的不是什麼好話。只聽蕭匡笑眯眯地叫了一聲桂蘭,奇蹟發生了。
女子驚叫一聲,因身體起伏袒露的胸口微微顫動著,看得她不由臉紅,再瞧衛濯風,竟是厭惡到極點的模樣。驚叫之後,女子扶著搖搖欲墜的假髮跑回門裡,直到十來個美人花枝招展地爭相而來,她才恍然此處不是私宅而是ji館。
不僅是大魏,他還是朝鮮春閨夢裡人啊。
想到這,她不由再看蕭匡兩眼。
&ldo;種豬。&rdo;不屑哼聲,從鸞收起紙筆,目不斜視與之擦肩而過。
&ldo;阿鸞,我沒。&rdo;蕭匡追身反駁著,&ldo;你也知道的兩年前我離開江都就隨船去了朝鮮,我那時心煩意亂你是知道的。&rdo;
&ldo;對對,心煩意亂所以去紓解身體了。&rdo;
&ldo;沒有沒有,我只是去喝酒,桂蘭她們也是可憐人。&rdo;
&ldo;可憐人?&rdo;從鸞一挑眉,轉頭問老闆,&ldo;有沒有隔間?&rdo;
&ldo;隔間?&rdo;老闆的漢語很是順溜,想了會,指向試衣布簾,&ldo;那裡行不……&rdo;
最後一個字還沒迸出,就見一陣寒風掠過,老闆的鬢髮呈詭異角度緊貼臉頰,她的身邊沒人了……
有節奏的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