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第1/5 頁)
四月初,天氣陡然熱了一大截兒。
清明剛過,已經有百姓過起了夏季,連東市裡都出現了叫賣冷飲的小販。
距太子夫婦之死已經過去了近一個月,縈繞在上京城中的那股肅寂已然消散。
普通百姓們並不操心儲君的離世會引起怎樣的朝局變化,也決定不了未來的皇位由誰繼承。
他們只在意春耕之際的異常天氣可會影響來年的收成。
直到一個訊息的傳出,再一次將上京炸開了鍋——
皇后文氏貪汙受賄,干政擾政,賜自盡,以維朝綱。
而其家族,或死或流放或入奴籍,幾乎無一倖免。
顯赫多年的文家,就此從大梁王朝的史冊方誌中消失。
皇后獲罪並非史無前例,百姓們驚訝的是,貪汙受賄干政擾政,何至於連坐整個家族?
她定然是犯下了更嚴重的罪過,但不能公之於眾。
一時間,上京的街頭巷尾、茶肆酒樓,物議沸騰。
人言籍籍,什麼猜測都有。
在眾說紛紜中,有人指出坤寧宮走水,死的卻是太子夫婦,難不成此事與皇后有關,才落得個全族隕落的下場?
這個說法很快便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不肖論證,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便變成了皇后為何要殘害自己的親兒子。
-
合宮上下,恐怕只有關押在碧霄殿內的皇后還不知外界的傳言。
她端坐在幽靜的大殿內,身前案几上分別擺放著毒酒、白綾和短劍。
眼看著暮色四合,要過了時辰,候在一旁的內侍提醒道:“娘娘,該上路了。”
作為伺候聖上多年的內侍,他親自送上路的人一隻手都數不過來。
所以皇后此時眼裡的不甘與憤恨,他也見得多了,還平心靜氣地說:“毒酒下了肚啊,五臟六腑都像是被絞碎了,要遭許久的罪。這白綾倒是利落,就是模樣不太體面。還是自刎最乾脆,一刀下去疼是疼了點兒,但很快就過去了。”
“本宮要見聖上。”
皇后彷彿沒看見眼前的東西,一如既往地重複道,“本宮是冤枉的,太子才是主謀,本宮受他脅迫,本宮是冤枉的!”
自宮變當日,皇后一直是這個說辭,咬死了太子才是主謀。
一旁的內侍聞言搖了搖頭,再一次勸道:“娘娘,時辰到了,上路吧。”
“本宮是冤枉的!”皇后拍案而起,朝著內侍說道,“本宮要見聖上,親口告訴他真相!”
這時,緊閉的殿門突然被推開。
皇后扭過頭,只見到一道逆光而來的身影,她立刻跌跌撞撞地走了上去。
一聲“聖上”正要喊出口,卻見來人是謝衡之。
她腳步頓住,目光凜冽如霜。
“你來做什麼?”
“娘娘有什麼話儘管交代吧。”謝衡之說,“臣
會轉達聖上。”
自他進來的那一刻,內侍便默不作聲地帶著其他人退出了大殿。
眼下殿門合上,隔絕了外頭的餘暉。謝衡之站在她面前,連微弱的燭光都全擋住了。
“先是大皇子,再是本宮和太子,接下來就該把龍椅上的人拉下來,自己坐上去了吧?”
“娘娘抬舉臣了,臣不敢。”
謝衡之的身子這兩日才算勉強恢復了五成,聲音自然也還有些虛弱。
但這辭色在皇后看來,是勝者對敗者的蔑視。
他不敢,他有何不敢?
散播假太子流言,引誘她出兵造反。
逼宮當夜,分明應該遠在東南的薛盛安帶兵突降,將她打了個措手不及。
而在這之前,她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