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世子手段,著實高明(第1/2 頁)
“哈哈,多謝誇讚。”
藍昭一笑置之。
在任何一個時代,往往經常吃虧的人,都是那些良心很足的人。
所謂,修橋補路無屍骸,殺人放火金腰帶,就是這麼個道理。
交給藍承陽的計劃步驟,也是經過藍昭縝密思慮過後的成果。
考慮到古代資訊渠道不發達,那就得換一種方式來進行輿論造勢。
首先,選擇的地點,即是茶館、酒樓、青樓等地方,讓人在其中不斷傳播豫王的事蹟,因為出入這裡的人都是些吊兒郎當之輩,平日沒事就喜歡亂嚼舌根子,透過他們的嘴巴將傳播效率最大化。
其次,即是讓人制成民謠或者童謠,在應天府的大街小巷當中不斷傳播,底層百姓本就生活艱苦,得知皇室宗親如此目無王法,則會引發他們的負面情緒,能夠造成一定程度的動盪。
最後,便是要捏造事實,把一切能夠想到的罪名,全部都往豫王朱桂身上安,大多數人沒有自我分析的意識,只會去選擇隨波逐流,他們不會在乎事實真假,而是會在悄然之間將事頭推波助瀾。
因為所需要覆蓋的範圍並不大,僅僅是一座應天府而已。
重點是,要把這些事情鬧得滿城風雨。
朱元璋的確會庇護朱家人,但他是個皇帝,不是一個純粹的父親。
胡惟庸案、郭桓案、空印案,這三樁洪武年間的大案,哪一樁不是牽連了成千上萬人?
朱元璋說殺就殺,連眼皮子都沒眨一下。
等輪到他親生兒子身上時,便有無數雙眼睛在盯著他。
那麼,朱元璋就只有一個選擇了,大義滅親。
假設非要包庇朱桂,他也能預見後果。
所有分封的諸王,都知道自己有個好父親,在就藩當地就會迅速成長為土皇帝。
這會大幅度減少大明朝的壽命。
大臣也會意識到,在朱元璋眼裡兒子比臣子更加重要,就會迫使各個派系的臣子團結到一起。
這便是後世所說的蝴蝶效應。
看起來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但經過諸多發酵流程過後,則會產生翻天覆地的效果。
藍昭不想顛覆明朝。
目前來說,他只是單純的想要解決眼前的阻礙!
大婚前夕,涼國公府每天都是熱鬧無比,上上下下都在準備婚事。
藍昭趁此機會,淡出了許多人的視野。
同一時間點,由藍昭作為幕後推手,藍承陽作為執行者的“輿論推導”計劃,正在以溫水煮青蛙的效率緩慢推進。
短短不到兩天,京師之中,所有茶館、酒樓、青樓等地,就流傳開來豫王朱桂的諸多事蹟。
人們對此評價非常一致。
“目無法紀!”
但是,大多人都當做茶餘飯後的笑談,可隨著知道的人越來越多,效果就變得有些截然不同了。
許多鬱郁而不得志的文士,對此般暴虐行徑深惡痛絕。
這群人無需指使,他們自己編寫文章,作詩吟賦,只為了諷刺豫王的罪惡。
膽子更大的文士,則是不斷提出朱元璋分封諸王的弊端。
計劃開始的第四天,應天府衙門就得知了聲勢有些不對。
應天府尹本來不想管,但由於牽扯到皇室宗親,他則派出人手前往巡邏。
但凡有人敢說出對豫王不利的言語,當即抓進牢獄中懲治一番。
這也導致輿論無法遏制,百姓只會認為官府是在幫助豫王掩蓋罪行。
藍承陽一直都在密切關注輿論導向。
得知官府衙門插手,立即將情況告知了藍昭。
藍昭並不意外,淡然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