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2 頁)
胡亥現在有點慶幸,之所以現在他可以侃侃而談,全依仗他穿越到後世,空閒時非常喜歡刷有關大秦的影片。
也喜歡在評論區和鍵盤俠們互噴,畢竟關於秦朝的事不能說是身臨其境,也可以說是親身經歷。
他上網時發現所有人的觀點,包括古往今來傳下來的歷史都指明,始皇帝是一個暴君,縱使有一些認可始皇帝的人,也只是說始皇帝的功績可以抵消殘酷暴行。
胡亥對此表示不認同,父皇只是帝王威壓太強。
畢竟歷史記載中,帝王的名聲取決於對文人的態度。
始皇帝焚書坑儒已經將讀書人得罪死了。那讀書人在寫史書時,肯定帶有大量的負面情緒。
始皇帝在對待六國王公貴族,戰敗計程車兵時,都顯得非常仁慈。
按照統治者上位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清除上一任統治者所遺留下來的勢力。
為防止敵對勢力捲土重來,往往會將他們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當年始皇帝統一六國後,並沒有將六國的諸侯、貴族們趕盡殺絕。
始皇帝對自己非常自信,沒有為難他們,只是將他們大部分人遷移到都城咸陽,放在天子腳下。
這種在外人看來所謂的控制,只是限制他們只能在咸陽城內活動。
並沒有限制他們在咸陽的人身自由,也就是說只要諸侯、貴族們在始皇帝管理的範圍內,無論他們做什麼都沒關係。
滅六國之後,始皇帝對待各國的百姓都一視同仁,在各地修建秦直道,逢山開路,打通了全國的道路。
做到車同軌,讓人們的交通和出行更加便利,間接增加各地之間的交流。
對六國百姓逐漸形成一個統一的民族:漢族,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可這也為反叛者留下了方便。
各地揭竿而起後,劉邦、項羽為首的叛軍就是因為道路方便,各地區之間的屏障被拆除,使得他們直接長驅直入,一路攻打到咸陽附近。
胡亥揹負雙手說道:“統一六國後,始皇帝下令修建萬里長城、阿房宮、鄭國渠,靈渠,秦直道,兵馬俑陵墓等眾多龐大工程,這些在興建時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正所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黑衣人腦子嗡的一聲,輕輕重複著這一句話“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統治者從百姓那裡獲取資源和財富,然後將這些資源和財富用以滿足百姓的需求和利益。
他不敢相信這樣一句話是出自胡亥之口,也不相信趙高會教他說出這樣的話,畢竟趙高對民生方面不是很擅長。
他相信要是趙高,會說出:取之於民,用盡於民!
胡亥繼續道:“這些修建的確對百姓有益,對後世有利。”
“可是所耗費的大量金錢也不能憑空出現,只能是靠稅收,靠沉重的苛捐雜稅來完成,到頭來還是平攤到百姓身上。”
“這樣百姓的生活就會十分困難,如果連飯都吃不飽,他們必然對統治者的治國理念表示質疑。”
“甚至會出現逆反的心理,畢竟老百姓真正關心的還是眼下,自己一家人能否吃飽穿暖,基本生活能不能得到保障,這些沒有做到,其他的一切都是虛的。”
黑衣人對此微微點頭,表示認同。
當年大秦經過立木取信後,推行商鞅變法,廢除了沿襲已久的貴族土地所有制,推行了新的土地制度。
人們可以自行開墾荒地,賦稅則按照各人所佔土地的面積來進行平均負擔,對每個田地還會進行補貼,在這種大肆鼓勵農業生產下,每年稅後過後,百姓家裡還有餘糧可以買賣。
當時楚國比秦國強大,可楚國的賦稅全部被楚地貴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