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天真的五位皇子啊!(第1/3 頁)
最後這句話帶著怒火,響徹整個廳堂!
什麼?!
秦王、晉王、周王全都愣住了。
這是哪門子的話?
這好好的一個科舉,怎麼就成了囚籠了?
而太子朱標和燕王朱棣,卻是滿目震撼。
與另外三位皇子不同,太子和燕王心智過人,自然明白其中的深意。
凡是舉兵造反者,莽夫草寇成不了大器,最怕的就是有聰明人帶領。
比如李善長、劉伯溫等人。
他們能輔佐朱元璋成就大業,要是自己振臂高呼,擁兵自重。
那才是真正的麻煩。
造反不可怕,可怕的是聰明人帶著造反!
所以,
八股取士的真諦,就是讓天下的聰明人為八股所困。
畫個大餅給他們希望。
至於科舉能不能選拔出來能人志士尚在次要,只要他們沒時間胡思亂想就夠了。
這可是真正的帝王權術,這個劉士端是怎麼看出來的?
隔壁朱元璋更是目光陰翳,口中輕吐一句話:
“此子相較與伯溫,更甚之!”
當年劉伯溫出山時已經三十多歲,可這個劉士端,也不過剛剛年滿十九。
在天下文人士子都在埋頭苦學的時候,他卻已經看透了科舉背後的深意。
尚未弱冠,便有此等見識……
若是不能妥善處置,怕是要成為大患!
與之相反,若是能為皇家所用,那就是下一個柱國棟樑!
兩者權衡,朱元璋一時間竟然有些茫然。
廳堂中,周王朱橚戰戰兢兢道:“大哥,這科舉,難道真是這樣麼?”
太子朱標沒有回答,而是看向劉士端道:
“你既是知曉其中厲害,就該明白皇是為了天下著想,何來亡國之根一說。”
這話變相證實了劉士端所言非虛。
周王朱橚等人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一個科舉,竟是要窮困天下人!
父皇這樣的心機未免也太深了些,可笑自己等人竟全被矇在鼓裡。
劉士端直視著朱標的雙眼道:
“正所謂有利就有弊。”
“八股取士看似保住了大明的江山安穩,卻是功在當代,弊在千秋。”
這話倒是第一次聽說。
朱標已經沒有了半點輕視之心,道:“本宮願聞其詳。”
劉士端也不賣關子,直接道:
“其功勞想必都明白。”
“改善用人制度,讓天下學子有一份希望,更能讓有才識的人能為朝廷所用,而這些人大多是寒門子弟。”
“這樣一來,又能制衡豪門世族把持朝堂的局面。”
“最重要的一點,八股取士是以儒學為主,所學之人,必然將天地君親師的思想牢牢記在腦海裡。”
“這麼一來,朝廷就能將百官牢牢掌控。”
一席話說完,廳堂內鴉雀無聲。
就連朱標也是暗自心悸,這些話和父皇對自己教導過的相差無二。
而且父皇對此頗為自豪。
可朱標從沒想到,竟然有人能把父皇的心思揣摩的如此準確。
父皇那是帝王權術,那劉士端又算什麼?
想到此處,朱標下意識的看了隔壁一眼,心中翻江倒海。
燕王朱棣等皇子更是如夢初醒,三言兩語就將科舉的好處說了個乾淨。
那弊端又當如何?
“科舉對於天下是好事一樁,壞就壞在這個八股取士!”
來了!
眾皇子精神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