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陳慶謀反之心不死(第1/2 頁)
深夜,咸陽宮。 素來乾淨整潔的書房裡,混黃的泥水灑的到處都是。 趙崇心無旁騖的捏著泥巴,在案几上壘出了一條長長的水渠。 嬴政目不轉睛的盯著水力磨坊的模型,用盡心思分析它的原理和用途。 “陛下,好了。” 趙崇抹了把臉,鬢角不小心沾上了些泥巴。 “快演示與寡人看。” 嬴政不捨的把模型遞給他。 “諾。” 趙崇按照白天陳慶試驗時的樣子,用兩塊木板調節好高度,將水車穩穩的架在渠中。 “陛下,小人要倒水了。” “倒!” 嬴政趴在案几上,全神貫注的盯著那個小小的磨盤。 嘩嘩—— 即使趙崇再怎麼小心,水流還是不可避免的灑了出來,沿著桌面四處蔓延,連嬴政的褲腳和鞋面都被打溼。 然而兩人誰都沒有在乎,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的把目光聚集在模型上。 在水流的衝擊下,它輕輕一晃,順利的再次轉動起來。 “轉了!” “果真轉起來了!” “此物甚是神奇!” 嬴政高興的像是個大孩子一樣,趙崇也忍不住露出欣慰的笑容。 千古一帝秦始皇,和皇家特務機關黑冰臺的首領大半夜在御書房裡玩泥巴,說出去簡直是天方夜譚。 然而在陳慶這隻小蝴蝶的煽動下,它切切實實的發生了。 “此物雖小,奧妙無窮。” “若是將它放大,應該真如陳慶所言,能用來磨面。” 秦始皇的目光始終捨不得離開小小的水車,“再倒些水,寡人還沒瞧個分明。” “是。” 幸好趙崇早有準備。 白天的時候陳慶把所有工匠都召集過去,讓他們看著模型的運轉,講解其中的要點。 工匠們也是愛不釋手,接連打了幾次水,這才依依不捨的回去幹活。 嘩嘩—— 嬴政看著再次運轉起來的水車,雙目熠熠發亮。 “趙崇,你說它到底能夠做的多大?” “這……小民聽陳慶所言,水車的真身要造五丈高。(約合現代11米左右)” “五丈,不小了。” 嬴政大致估量了一下,怪不得陳慶需要如此多的物資。 “那它一天能磨多少面?可抵得多少民夫?” “與騾馬相比如何?” 他恨不得現在就能看到實物,心情十分急切。 “小人……陳慶並未告之小人。” “想來應該比騾馬厲害。” “騾馬會累,會餓,渭河之水無窮無盡,不知疲倦。” 趙崇心中忐忑,既不敢替陳慶誇下海口,又怕說得少了引得始皇帝不滿。 他比較謹慎的按照1架水力磨坊等於3騾之力來換算的。 “言之有理。” “寡人觀之,水力磨坊起碼勝過騾馬數倍。” 嬴政盤算了一下最近的物料支出,暗暗想道:一架水車起碼要抵得10騾之力,才對得起那麼大的消耗。 雖然秦朝並沒有投入產出比的說法,但是身為皇帝,他有著自己計較得失的方式。 “陳慶所需之物,凡內庫所有,傾力供給。” “寡人要儘早看到水車轉起來!” “諾。” —— 時光荏苒。 一轉眼已經是七天過去。 渭河邊的工地規模越發擴大,由一開始的三百人左右,增加到了千人之多。 沒辦法,在這個生產工具和生產力落後的年代,要想提高效率,只有靠人力去堆。 陳慶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不得已,只能稍稍施展了一點手段。 “站住!” “你手上拿的什麼東西?” 趙崇發現一名木工興高采烈的從鍛打棚子裡出來,不由起了好奇之心。 他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剛調集來的石匠、木工一開始都是自己磨製工具,可後來全都跑到陳慶的工匠那邊,花點小錢請人幫忙。 一次兩次也就算了,次次都如此,其中必有蹊蹺。 “大人。” 木工嚇得渾身發抖,手中的東西噗通摔在了地上。 “鋸子?” 趙崇上前撿起來,疑惑地盯著它打量。 “大人,這是小的用舊鋸添了些工錢,請匠師打造的新鋸。” 木工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哦?” “有了新鋸你就那麼高興嗎?” 趙崇看不出任何差別,直截了當的問道。 “大人,這鋸和別家的不同呀!” 木工激動地抬起頭:“依小人所見,陳家鋪子的鐵鋸鋒利,遠勝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