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夜訪劉府(第1/2 頁)
“局長,咱們應該把劉炳山抓起來好好盤問一番!就算不審問,也應該好好調查一下而不是去拜訪他!不過,今天把他放走是對的,因為劉炳山有個‘好’兒子。”
邵萬財有些氣憤和無奈。
劉炳山是土匪“劉山東子”綹子大當家的劉光才的親爹。
劉光才是劉炳山獨子,本地區響噹噹的人物,甚至聞名於佳木斯地區,在鶴崗,夜晚小孩啼哭,一提劉山東子,小孩子哭聲立止,比說狼來了都管用。
劉光才生於山東,小時候讀過幾年私塾,成年後闖關東來黑龍江淘金,成為金把頭,1934年起局在五營拉起了綹子,報號“劉山東子”。
日軍侵入東北,“劉山東子”帶領手下弟兄與鬼子周旋,1936年加入了抗聯第八軍,1939年3月,劉光才因仰慕“一枝花”楊大華而投降了日本人。
因剿滅“平東洋”綹子在日本人那裡有大功的“一枝花”,為了劉光才主動向鬼子提出,她讓出了鶴崗警備團上校偽團長一職由丈夫擔任。
日為期間,夫婦倆常年駐紮在鶴崗城外二公里處。
日本人投降後,劉光才、楊大華帶領一部分手下離開了二公里,在劉光才舊巢五營一帶收集武器、招兵買馬,現有1000多人的隊伍,其中部分是騎兵。
除了騎兵,劉光才有炮,還有幾輛坦克。
已成為了五營一帶的“總瓢把子”。
不僅如此,其勢力實力還在上漲。
短短四個多月,他已成為繼早年林海山之後又一土皇帝。
劉光才因講一口山東話,所以大家稱之為“劉山東子”。
“劉山東子”是名孝子,今年八月份離開二公里前曾要帶著鶴崗城裡的父親一起走,遭到了劉炳山拒絕,因其再次為匪,劉炳山痛罵了他一頓,並揚言要與其斷絕父子關係。
因為劉光才緣故,鶴崗礦山,武學義等人凡事都讓著劉炳山一分。
劉炳山與兒子劉光才不同,在日偽時期並未為日本人做過任何事。
此時天色已見黑,張曉東交代幾句後與邵萬財等人離開了用電廠。
一路無話,張曉東邊走邊在頭腦中把佳木斯紅軍來用電廠的事情從前到後又梳理了一下,回到城裡,他也不歇腳,帶著邵萬財直接奔向了劉宅。
劉炳山住在老街基,房子雖不是日本人住的二節小樓,規模卻要比二節小樓還要大,佔地約有六千平方米,三米紅磚圍牆,黑色厚鐵板大門,東西兩院,院中有兩處炮臺。
除了炮臺,劉府還種植了很多樹,樹的品種眾多,年頭都很長,直徑三十厘米以上的隨處可見,家裡人很多,有看家護院的炮頭及端茶送水伺候人的丫鬟、僕人。
“張局長,邵隊長,貴客臨門、蓬蓽生輝!快,請進!”
聽到通報劉炳山迎出門來。
“劉局長,叨擾、叨擾。”
張曉東與邵萬財拱手還禮邁進了高高門檻。
劉家大門兩面的垛子由水泥、石塊砌成,垛子高大厚實且特意又向裡砌就兩個半包圍欄,圍欄上布有射彈孔,正對著十多公分厚大鐵門二十多米遠處有這一棵口徑足足有一百二十多厘米的柳樹。
“樹不錯!”
張曉東認識這種樹,這同普通柳樹不同,這棵樹俗名叫紅毛柳,用它做出的菜墩質量世界第一,據說在菜墩上面剁肉餡不吃刀且夾進菜墩裡的肉餡會自動吐出來。
“張局長,這棵樹被鄙人當做了宅子的假山,十多年前,有個算命很厲害的道士給鄙宅看過風水,說我們老劉家日子之所以越過越旺盛,是這棵紅毛柳樹起了大作用,說這是道天然屏風,能擋災聚寶。”
見張曉東盯著這棵樹看劉炳山連忙介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