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販賣私鹽(第1/2 頁)
“你說齊王府可能也參與了?之前的奏摺中怎麼沒寫到?現在為何又突然說齊王府可能參與?”
龍椅上,皇上一邊翻著奏摺一邊問,下面,大理寺官員躬身回答道:“近幾日臣等重新核查案件時,發現鄭平的小廝曾經供認過,鄭平的夫人之前曾勸說過鄭平,言語之間是讓他放過廖逸奇的意思。”
“於是臣等馬上提審了鄭平的夫人楊氏,據她所述,齊王妃曾經來找過她,讓她勸鄭平不要多管閒事,因著兩人是表親,再加上楊氏也擔心鄭平因此得罪忠勤侯,所以便應了。”
皇上將奏摺放下,道:“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此事朕自有打算。”
“是。”
等大理寺的官員退下,皇上冷哼一聲,冷笑道:“這老三,手伸的越發長了。”
吳培抬頭看向皇上,疑惑道:“奴才愚笨,竟不知此事與三殿下還有關係。”
皇上瞥了他一眼,道:“這齊王是誰,齊王妃又是什麼人?就她那個潑皮樣子,除了她那個女兒,誰能讓她出面找人,但她那女兒可是對老三言聽計從。”
“這”吳培很是驚訝,還有些不敢相信,“奴才聽說齊王妃和忠勤侯夫人是本家,興許是侯夫人上門去求的呢?”
“哼,她興許是上門求了,但是朕不信老三沒插手。”
畢竟撞死的只是一個平民,就算他兄長在太學唸書,但是終究還只是個學生,能不能高中尚未可知,哪裡能和當時的柱國公相比。
若是能因此賣柱國公一個好,那可就不一樣了。
他這個兒子,心越發大了,上一次剛定了明月,轉身就定了永寧侯府的女兒為側妃,為的是什麼,還不是怕因此失了永寧侯府的支援。
吳培在一旁低著頭,餘光看見皇上手指在緩緩的敲擊著桌面,這是他思考時的動作。
他垂下眼,心中暗暗思索著這位陛下的想法。
柱國公府被降為忠勤侯府之後,京城還沒安靜幾日,就又有人來京兆府門前擊鼓鳴冤。
有人前去看,但發現只是兩名普通的老百姓,看著甚至比京城最窮苦的人還要窮苦,瞬間就失去了興趣。
新上任的京兆府尹叫高楊,是年前剛從外地調進京的官員,正好出了鄭平的事,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選,高楊過往政績考核又都優秀,皇上便下旨,由他接替京兆府尹這一職位。
他任職這些天,一直在忙著審查過往的案件,結果今日就有人上門擊鼓。
是一老一少兩位男子,自稱來自開陽,今日前來京兆尹府擊鼓鳴冤,為的是狀告文昌伯府販賣私鹽。
一時之間,滿堂譁然,朝廷對販鹽管控的極為嚴格,都是由官府管控,再由各地設吏售賣。
對於售賣私鹽的,一石以上施加極刑,兩石以上,處以死刑。
這販賣私鹽可不是什麼小事,高楊連忙讓衙役將人帶進來,細細審問,一問之下才知道,這兩人原本是開陽的普通農戶,家裡世世代代種田。
但是他們那片的土地不知為何,種出來的莊稼一直不好,所以當地一直很是疾苦。
後來有一陣子,大旱,有一片土地居然出現了一些黃色的小顆粒,是粗鹽。
一群莊稼人先是大喜,隨後不知所措,於是上報了當地的縣令,後來便有官差來實地考察,證實確實是粗鹽。
後來他們那片後來就一直曬鹽,一開始官府也會給些補貼,周圍的人都以為是在給朝廷做事,雖然補貼比較少,但好歹能讓全家果腹,所以大家也不敢有怨言。
但是奇怪的是官府不讓他們將此事說出去,還派了人在當地看著,縣令說產鹽乃是朝廷的大事,陛下格外看重,所以不宜傳揚,以免人多受到影響。
一群莊稼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