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第1/2 頁)
喬茜說:&ldo;但很噁心,這讓我感覺很不舒服。&rdo;
瑪莎沒有評價,只問:&ldo;所以你準備撕掉入場券,連同這個角色一起?&rdo;
喬茜回答說:&ldo;為什麼要撕掉呢?他說是派對禮物,那就把這當作禮物,愉快接受就可以了。至於其它的,我需要再考慮一下,這太難了。&rdo;
&ldo;行吧。&rdo;瑪莎暫時認同了喬茜的做法,還是提醒一句:&ldo;或許格芬能幫助你最快速度地上位,但永遠記住,付出和回報是成正比的,即使目前你接受了這個角色,之後你也需要還這個人情‐‐世上沒有免費的蛋糕。&rdo;
喬茜這才苦笑:&ldo;天,可你知道這塊蛋糕確實有點誘人,不是嗎?&rdo;
瑪莎誠實地評價,說:&ldo;的確如此。好好想一想吧,不要讓自己後悔。&rdo;
&ldo;我會的。&rdo;喬茜結束通話,仍在沉思。
她在想,能不能有一種方法,既讓自己得到好處,又不需要付出太大代價。
最理想的方式就是使格芬認為她與某人睡了。
因為格芬要的並不是過程,而是結果:他需要透過性,得到喬茜的臣服,和彰顯自己的權利。
但這樣操作的方式,事實上與接受了這一切沒有太大區別。
在精神上,她仍然是被潛了一遍。
大人物的遊戲方式確實別開生面,看似是仙女教母送來的南瓜馬車和水晶鞋,本質卻比毒蘋果更加邪惡。
‐‐好吧,她承認,確實眼饞那些資源了。
新入行的演員基本是從混圈子和不斷試鏡開始,喬茜這段時間就陸陸續續試鏡了《危險遊戲》、《時空悍將》等等各個角色,但結果是顆粒無收。
一方面,好萊塢存在的優秀演員比想像之中要多很多,競爭非常激烈。
另一方面,總有些人透過家世和人脈領跑人前,如克萊爾丹尼斯之於《小婦人》,又如娜塔莉波特曼之於《盜火線》,後者甚至在影片立項之初,就憑藉好萊塢猶裔的關係得到了一個參與電影的承諾。
這些都還不是特別重要的角色,卻已經是圈外資本無法撼動的存在。
因為好萊塢的遊戲規則與大洋彼岸不大一樣,這裡的執行方式自成一體,行內和行外的界線非常清晰。自誕生之初,好萊塢就另有一套運作方式和演算法公式,這裡的會計師和娛樂律師都很特別,他們是行內人,也懂得如何將手腳做得天衣無縫,所以就算投資的電影票房大爆,片商總有無數方法抹平帳面,甚至隨隨便便就給踏足好萊塢的蠢貨報個虧損。
當然,大製片廠也吸收網際網路之外的資金,比如華爾街,但這種操作方式很資本主義,投資人並不直接干涉電影本身的製作,而是由私募資本與製片廠簽訂投資協議。
麥可艾斯納掌控下的迪斯尼就和兩個私募基金合作緊密:銀幕資本以及好運太平洋。
值得一提的是,前者就是由efhutton即霍頓證券負責募資的,為迪斯尼在1985-1989年的電影帶去10億美金。
不過那早就不是單純的家族生意了,弗蘭克霍頓也從來不是掌舵人,只負責每年領一小部分的分紅,同時他本人對好萊塢興趣寥寥,因為他熱衷的是期貨交易市場。
回到正題。
那些來好萊塢玩票的富豪,揮舞鈔票也很難獲得大製片廠的青睞,偶爾被帶著玩就謝天謝地了,最終能夠左右的,不是些cult片,就是無關緊要的小角色。
所以即使是潛規則,能不能睡對人才是關鍵的。
而掌握角色生殺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