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第1/2 頁)
見李思念如今還能走著過來,李定坤和李媚兒暫時鬆下一口氣,但見到站在她旁邊的敬長生,放下的心又提到嗓子眼兒。
&ldo;放心,我沒事。&rdo;李思念冷靜道。
接著,她看向那隻被李定坤和李媚兒逼到牆頭,拽著已經裝扮成新娘的林含玉頭髮的惡鬼,開始緩緩敘述起一段往事……
作者有話說:
第35章 紅白雙煞(十三)
京兆府西城外有個賣豆腐的陳家, 陳家有一獨女名為翠玉,此女生得標誌,周圍十幾條街都沒見過出落得這樣周正的姑娘。雖然國色天香還算不上, 但絕對能擔得起小家碧玉四個字。
街坊鄰居都誇陳翠玉是個規矩的好姑娘,說話輕聲細語, 女紅繡品做得栩栩如生,那陳家的豆腐在她手上也能變換花樣, 從純白如玉的嫩豆花到長滿菌絲的毛豆腐她都會做, 好手藝傳遍十里八鄉。據說有人從城東走到城西只為吃陳家這一口嫩豆花。
等翠玉長到十三歲,來陳家說媒的人便絡繹不絕, 幾乎要將那塊門檻給踏平嘍。陳父陳母因只得一女, 對婚姻大事甚是考量, 一心想讓翠玉嫁個有錢的好兒郎。
比如那開染坊的錢老爺, 人到中年,腰纏萬貫,有兒有女, 家中三房坐鎮。若是能讓翠玉進去當個四房妾室, 她這後半生也算是衣食無憂,不用每天拋頭露面在外賣豆腐。
只可惜,錢老爺未必看得上家裡的小妮子,所以陳父陳母只能對著每天上門提親的窮酸秀才擺出一張臭臉。
可若要問陳姑娘心悅於哪位郎君,她一定會羞答答地說, 是武哥哥。
這位武哥哥名為武江。陳武兩家是鄰居,所以陳翠玉和武江自小。
武家不是沒向陳家提過親, 但陳父一口拒絕。陳家已經很窮了, 可武家更窮, 翠玉將來應該吃香喝辣享福氣, 而不是在徒餘四壁的破屋裡吃糠咽菜淨受苦。
陳父以為,只要讓翠玉嫁給富商就能給她帶來快樂,可翠玉心裡只有武哥哥。
武江說,&ldo;好男兒當志在四方,報效朝廷。&rdo;
北方蠻族虎視眈眈,邊關戰爭連年不斷,武江在那時選擇去參軍。他握著翠玉的手承諾,&ldo;待我打了勝仗,在軍中立下功勞,便衣錦還鄉,來娶你為妻。&rdo;
然而,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馬革裹屍的淒涼地,誰又能真的衣錦還鄉?
陳翠玉就這麼等著,望眼欲穿,等候良人歸來。
日升日落是一天,三百多個一天才是一年。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將近兩千個太陽升起又落下的日子裡,翠玉出落成一個水靈的大姑娘。陳家那塊門檻,早已被前來提親的眾人踩得深深凹陷下去。
她十八歲了,再不嫁人,就是沒人要的老姑娘了。好些跟她年紀相仿的姑娘早已嫁人,背上背一個,肚子裡還懷一個。
五年未歸,未有來信,連武家的老母親都當她死了這個兒子。可陳翠玉不信,她覺得武哥哥吉人自有天相,定不會早早命喪黃泉,說不定還在軍中有了出息,統領一小支隊伍呢。
可是,太陽落下後,月亮就該出來了。月亮的光,冷若冰霜。
捧著荷燈,跨過石橋,來到江邊,翠玉將荷燈放下,看著這燈隨著江水向遠處飄蕩。
她每年都會去放荷燈,只是自那一天後,父母便不再允許她出門。
父親說,&ldo;囡囡以後不用再做豆腐啦,吃香喝辣,該享福呢!&rdo;
直到大紅嫁衣披在身上,翠玉才明白,父母這是給她定了門親事。
&ldo;你們要我嫁的,究竟是誰?&rdo;珠淚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