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第1/2 頁)
陳皎頓時沉下了眼。
這陳遊禮還真是猶如打不死的小強,自己走到哪裡他都黏糊糊的要跟上。
更令人心煩的是,陳遊禮同樣姓陳,其他人很容易便猜出了他陳氏族人的身份,瞬間便將他和陳皎繫結在了一起。
陳遊禮憑藉著數首膾炙人口的古詩,很快在民間有了詩聖的名號,國子監中也不乏崇尚陳遊禮的才華的學生。
因為陳遊禮當初那番「不願攀附權貴」的言論,他的名聲便愈發大了。
陳皎到學堂時,剛進門便聽見了眾人的議論聲,討論的內容還都與陳遊禮有關。
面對其他同學若有似無看好戲的目光,陳皎不露半點聲色,語氣驚訝地讚嘆道:「如此一說,陳遊禮果然志氣風發,年少有為。」
其他人都打量著她,想要透過她的皮囊看出心中是否有嫉妒和艷羨的情緒。
此刻但凡陳皎流露出一點異樣的神情,估計便會被宣傳出去,成為她嫉妒陳遊禮有才華的證據。
可惜陳皎知道他們的想法,也不會給他們機會。
她附和兩句後,便想去自己的座位。正好此時,陳遊禮跟其他人交談著走進學堂。
見到陳皎的身影后,他當即笑著與其他人暫停談話。
陳遊禮快步微笑上前,對陳皎拱手,態度親切道:「皎弟,我們又重逢了。」
上次陳皎不願同意他喚她「皎弟」這個稱呼,也不答應幫他進入國子監。
如今他依靠自己的本事進入國子監,還當眾喚對方「皎弟」,便是憋著一口氣,想要藉此反駁諷刺陳皎。
若是陳遊禮像上次那樣,毫不猶豫地駁斥譏諷自己,那就更好……
陳遊禮心中小心思無人可知。他一句話,點明瞭自己和陳皎的關係,周圍其他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過來。
畢竟剛才陳皎言談間,都表示她和陳遊禮不熟。可此刻聽陳遊禮的語氣,似乎不是這樣啊。
陳皎先是一怔,隨後訝異道:「你是?」
陳遊禮的臉色微怔,隨後失笑道:「皎弟忘了,前兩日我們還在侯府時見過。」
他略微一停,又惆悵垂首,意有所指道:「想來是我想多了。皎弟貴人事忙,我只不過去過侯府數次,記不住也是正常。」
聽到這句話,其他人看向陳皎的目光頓時不對了。
陳遊禮是陳皎的親戚,在長安城也是有名的才子。他都去過永安侯府幾次了,想必也很得侯府主人喜歡,陳皎是真沒記住他,還是假裝忘記?
陳皎心中煩躁,陳遊禮此人本事沒多少,勾心鬥角的手段卻是層出不窮。
陳皎眉眼淡淡,想要說話,一道身影卻擠開眾人走了進來。
王時景提著一摞書,好笑道:「欸這話你就說對了。」
他攬過陳皎的肩膀,笑嘻嘻道:「陳兄乃是侯府世子,又得太子信重,來往結交皆是朝中重臣,平日還要替殿下處理公務。可不就是事務繁忙?」
王時景目光從周圍其他學生身上掃過,似笑非笑道:「陳兄大有前途,若是誰都值得她記掛上心,她還要不要忙正事了?。」
聽到這話,周圍的學生面色詭異。
雖然王時景說話直白了些,但他說的卻有道理。陳皎繁忙,記不住陳遊禮,也很正常。
更重要的是,大家最初覺得同是陳氏族人,陳皎是出了名的紈絝和不學無術,陳遊禮卻博學多識才華橫溢。如今他們共處國子監中,大家便理所應當地覺得陳皎肯定會嫉妒自己的同族兄長。
但聽王時景剛才那麼一點撥,他們才驚醒陳皎雖然才華比不上陳遊禮,但家世和前程卻是絲毫不差,似乎也沒有必要嫉妒陳遊禮啊。
大家恍然回神,正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