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 巫蠱之禍(第1/5 頁)
當李斯一聲喝令,便從數個圍觀黔首中逮出兩名嫌疑犯之後,真相很快便大白了。
案情看似並不錯綜複雜,反而簡單直白,一眼望過去就可見人性中最純粹的惡意。
“此案乃殺人劫財案,二人便是犯案真兇。”
不過小半個時辰,廷尉李斯就已審清案情。
“他二人行兇後,並未忙於逃離,為確認役夫屍身沒被發現,於是留下靜觀後續。”
“但不曾想,仙使突然駕臨。因傳言仙使神通廣大,又心中有鬼,難免露出幾分恐慌。被臣察覺二人神色有異,當機立斷拿下。”
李斯押了兩名兇犯前來,向仙使周邈匯稟。
“兇犯二人乃是鉅野澤中的強盜,與身死的兩名役夫皆是附近乘丘之人,原就有陳年宿怨,待到該班役夫架橋至濟水橋時,雙方偶然得遇。”
“雖未有爭執,但兇犯二人覬覦兩名役夫的財物,惡向膽邊生,於是先往兩名役夫家中,劫了共四石黍米、十二匹布。
——因役夫二人家中有嬰童,並未換出黍米,而是留下自食,各兩匹的仙緞俱都各換成了六匹普通布。”
“當即又趕至濟水橋的夜宿營地外,引出兩名役夫,而後趁其不備,殺了人,劫走兩套工裝。”
周邈耳中聽著案情原委,眼睛盯著跪伏地上的兇犯二人。
腦中浮現的卻是拘捕二人時,那兩張平平無奇的臉,沒有尖刻陰狠、橫肉叢生。
好似漫不經心地,信手就殺了人。
在這炎夏酷暑,直麵人性陰暗兇惡,周邈竟不禁打了一個寒顫。
可細思李斯話中之意,周邈心中又陡升一股膽寒和憤怒!
“二人既去了兩名役夫的家中劫財,那役夫家人……”
是否也已遭不測?
可話到嘴邊,周邈竟不敢問出口。
李斯自然看清了周邈臉上的驚駭與憤怒。
但既成事實,並不會因一人所願而改變。
“士伍到兩名役夫家時,一家母子二人,一家父母妻子四人,皆已無一活口。
訊問左右鄰得知,唯有一家的長子,一個六歲童子,因前日去了其大父和叔父家,而逃過一命。”
“兩名役夫同伍鄰居各四家,已拘拿前來。”李斯頓了頓,“倖存童子也已帶到。”
一五為伍,伍中有一家被強盜滅門,同伍人家卻未能守望相助、或捉住強盜,按律株連,自然也都被拘了來訊問。
周邈起先還跟著分析話意,但聽說兩家唯一倖存孩童也被帶到,下意識就偏頭側身。
對,他在逃避,他不敢與那唯一倖存的六歲孩童相見。
若見到,對方眼中會露出什麼樣的情緒?無助,悲傷,憤怒,仇恨?
李斯已經匯稟完畢,於是上前一步。
自行下令:“去將被害兩名役夫的屍身,從橋中取出來。”
有人領命而去,
作為監工‘總工頭’的扶蘇自然跟上。()
正在此時,周邈出人意料地,上前一步,半蹲在兩名兇犯的面前。
?想看鴉泉的《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嗎?請記住[]的域名[(()
雙目怒瞪,不避不閃直視跪伏在地的兇犯。
開口訊問:“你們為何會將役夫屍身,砌入橋中?”
滅人滿門、殺人劫財,罪大惡極的兩名兇犯,此時神態竟然極為恐懼。
汗水與眼淚糊了滿臉,看起來竟然不似兇犯,反而是無辜路人。但事實就擺在眼前。
是啊,凌晨殺人劫財,砌屍橋中,在滯留現場以確保事情順利時,仙使卻馭使鋼鐵神獸陡然降臨!
不但當場被廷尉拿下,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