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第1/2 頁)
今上是個仁慈的皇帝,他雖然不齒孝獻皇后的作為,並沒有以此打壓董鄂氏一族,相反對有本事的董鄂氏族人還很重用。
比如彭春,比如七十,再比如費揚古。尤其是費揚古。
康熙十二年吳三桂造反,與彭春一樣,費揚古也在出徵之列。他作戰勇猛,立下不少戰功,得了康熙的誇讚。
逢年過節,康熙都會讓人給伯府送去不少賞賜,連帶著太皇太后對費揚古的妻女態度都好了不少,偶爾也會賞賜些東西。
或許是太皇太后對她們態度的轉變,兩人有些飄,不知怎麼就跟大阿哥攪合在一起。
覺羅氏一驚,&ldo;怎麼回事?莫非他們想要參與……不成?&rdo;參與後面的字覺羅氏沒說出口,但大家都知道她想說的是什麼。
奪嫡。
想到這裡屋裡所有人的臉色都不太好,寧愨妃跟覺羅氏更是冷如冰霜。
寧愨妃自己就是從儲君之爭裡走出來的,她知道這裡面的艱難。
覺羅氏更不用說,巽親王府的浮浮沉沉讓她看的比別人更通透。加上彭春在府裡的時候偶爾也會提及朝政。
哪怕只有三兩句,也夠覺羅氏受用的了。
先不提兩人都還小,日子還長。
自古以來參與皇位之爭的都不會有好下場。
彭春已經是超一品的國公,他給自己的定位就是重臣。他只忠於皇上,什麼太子、大阿哥,皇上不發話他都不會參與。
如此才能保證國公府的長久。
對此,覺羅氏是贊成的。
皇上不是瞎子,若費揚古的妻女真跟大阿哥走的近,
那……
想到這裡,覺羅氏打了個哆嗦。
彭春跟費揚古可不是同姓那麼簡單,費揚古的曾祖父魯克素與彭春的曾祖父和和理是同族兄弟。換句話說,兩人是族兄弟。
論血緣,兩人之間要比彭春與寧愨妃遠得多;但兩人同朝為官,又都是武將,往來要比裕親王府這個皇族宗親頻繁。
世人對宗族觀念很強,他們不會管兩人是不是出了五服,應該算作兩支。
說起董鄂氏一族,張口就是彭春和費揚古,其次才是彭春的堂弟董鄂七十。
先不提費揚古夫人能不能如願,只說這件事若是被上位者知道……
覺羅氏臉色難看,其他董鄂氏的夫人臉色也不好。寧愨妃冷笑道:&ldo;她胃口倒是不小,也不怕崩壞了那一口牙。&rdo;
先帝後宮三位姓董鄂的妃子,因先帝獨寵孝獻皇后,其他兩個各有各的苦。
貞妃作為孝獻皇后的嫡親堂妹,在宮裡沒沾上一點光,先帝過世後還得為了平息今上和太皇太后的怒火自縊殉葬。
她呢?她兒子才能不比今上少,就因為她姓董鄂不得太皇太后喜歡。最後為了自保不得不說出&l;甘為賢王&r;的話。她到現在都是戰戰兢兢,唯恐讓那兩位記起她也姓董鄂。
皇上的心思先不說,慈寧宮那兩位對太子是十分滿意的,你扶植大阿哥跟太子打擂臺,那不是找死?
到底是宮裡出來的妃嬪,寧愨妃看著和藹,生氣的時候渾身氣勢大開足以嚇死人。
說話的夫人吞吞口水,&ldo;太妃娘娘息怒,奴才等是絕對沒有這個心思的。奴才就是擔心,所以,所以才告知娘娘一聲,請娘娘息怒。&rdo;
知道這件事也是機緣巧合。
她孃家跟曾經撫養了大阿哥的噶祿家就住在同一條街,她前兩天回孃家無意中撞見大阿哥跟一個小姑娘有說有笑的從噶祿家出來。
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