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狙神首秀(第1/2 頁)
帶兵多年的蘇武一看胡二寶就知道,這就是天生的狙擊手眼睛。 他招呼過來雞公嶺研究所的工程人員: “研究所的同志,從現在開始生產的抬槍子彈儘量用一下帶尾錐的子彈,這樣才能在空氣中保持更穩定。 這可能是空氣動力學的原理,具體可能是涉及到伯努利方程,原理我不懂。 但是你們可以這麼做試試,你們都記住,胡二寶的那支槍不一樣,必須是精挑細選,嚴格保質保量,每一發子彈都很關鍵,都要保證相同的製作工藝,明白嗎?” 研究所的這些工作人員們認真的聽了蘇武的想法,儘管有疑問,但是都記得清清楚楚蘇武的要求。 他們每個人都很好奇蘇武到底是什麼來頭,指揮打仗,科技知識儲備,幾乎是無所不知。 而且只要是蘇武提出的想法,基本上都能成功的解決問題,於是都堅定回覆: “報告司令,明白,沒有問題。” 蘇武繼續和研究人員講: “另外,我們看看這槍有沒有辦法減少重量,槍托,特別是槍管長度,還有裡面的膛線用久了,都要重新調整,這件事找朱懷,還有槍的握把,一定要舒適,趁手才會有戰鬥力,這一點你們和胡二寶溝通,這槍是他用的,他說好用才行。” 蘇武這麼說著,胡二寶特別感激的衝蘇武點頭。 一週後,以這支金陵製造局製造的抬槍為原型,經過了反覆打磨的特製反器材抬槍橫空出世。 這支槍似乎有了現代反器材狙擊步槍應有的樣子,但不管是個頭還是樣子,都有那麼一點像毛瑟M1918反坦克步槍。 但比毛瑟高階的是,這支連型號都沒有的武器配備了十倍的光學放大鏡,雖然是自己安裝的,可胡二寶已經對這款槍熟悉的不得了。 而且,蘇武不是讓他用來反坦克的,而是用來對付人的! 得到了重新鍛造出爐的武器,胡二寶如獲至寶。 為此,晝夜不分,任由冬天刻骨的寒風鑽進他的衣服,面板皴裂,仍然紋絲不動,使用此槍練習。 兩週後,胡二寶當場給蘇武表演了一千二百米擊中固定胸靶的精彩絕技! 與他的哥哥一樣,胡大寶和胡二寶兩位兄弟早已不是當初的獵戶,都成長為了優秀的狙擊手。 是時候檢驗訓練成果了。 地處豫冀交界的臨安城,這裡原本是97軍駐防地。 自從朱懷水的97軍被鬼子打敗後,鬼子就基本控制了此地,與蘇武的挺進縱隊勢力範圍內的平陽縣毗鄰。 在臨安縣城牆上,日軍獨立混成第一旅團參謀長小浦次郎大佐仔細的用著望遠鏡來觀察城牆外的平陽縣。 似乎,平陽縣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存在,他並不相信所謂的挺進縱隊可以擋住蝗軍的進攻。 看了一會,他放下高倍望遠鏡,跟著一旁的年輕參謀用日語道: “都說平陽是挺進縱隊的地方,我看也沒什麼,只是寒冬季節不適合蝗軍作戰罷了。” 身旁的參謀小聲道: “參謀長閣下,狡猾的挺進縱隊在臨安也有勢力範圍,不過他們並沒有佔領臨安城,而只是發展周邊的農村,這裡的農村已經到處是他們的民兵和游擊隊,我懷疑,他們並不是所謂的什麼自發武裝,而是延城組織的紅色武裝。” “年輕人,你的看法很有趣,特務部的原田將軍整理出過情報,這支挺進縱隊確實是由八路軍小股部隊發展而來的,但不知道為什麼,沒有打出八路軍的名號。” 小浦次郎說著,一邊上了臺階,這次,他站在了城樓最高點,這裡是視角最好的地方,但對於身處明處的他,同樣是最危險的地方。 狙擊手胡二寶已經潛伏在城外第三天了,自從鬼子派兵到臨安城之後,他就晝夜不停地隱蔽在一千米外的一片枯樹中,渾身用偽裝網掛滿枯樹枝沙土,看起來和冬色渾然一體。 他的身旁,是手持更為高倍望遠鏡的觀察手,望遠鏡鏡頭則用紗布矇住以去除反光,減少被發現的機率,同樣偽裝的很好,這些專業知識都是蘇武教給他們的。 觀察手的後背上,揹著一支衝鋒槍以防萬一。 兩人都在認真尋找有價值的目標,這幾天來不是沒有鬼子站出城牆,但只是一個普通士兵,對於他們這支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