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如何設局(第1/2 頁)
這個鎮子最大的富人家乃是徐家。
徐家祖嫡系裡陸陸續續出過七個官,最大的當到過正五品。徐家一向主張詩書耕讀,一邊要勤於務農,一邊要勤於讀書。故而書香門第,那也是實打實的。這徐家祖宅歷來由嫡長子繼承,其餘兒子女兒再有出息,一到時候也得分出去。
只是近三十年,徐家氣運是一路衰至今日。
徐家這代有一子三女,父母早早去世,幸好有大女兒早就嫁了出去,能夠主持事物,忙活著把其餘兩個妹妹也找個好人家給嫁了。眼下大女兒住在家裡,其中主要的原因,還是徐家唯一的苗子,徐老么有點憨,二十來歲了還五穀不分。
你說他真的傻吧,一把算盤一手好字,鎮子年青一代,無出其右。
你要說他聰明吧……這人整日不著家,就愛瞎逛悠。
徐家眼下全靠著徐大姐撐著門面,家中人多,也全賴其操持。
這也不知道怎麼著,高少爺找到了徐老么,一頓忽悠後,直接讓徐老么在家中力排眾議,把衛虎暘給當做大師接入了家宅之中。
徐家是不太信這個的,尤其是徐大姐。
但徐老么真的是吃了秤砣鐵了心,弄得徐大姐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認了這件事,皺著眉頭把一個“方士”給接入大宅之中。
衛虎暘長得清秀,身氣又正。
徐大姐在見過本人後,倒並未反感,反而看這少年身形單薄,有些羸弱,彷彿看到了弟弟以前的模樣,還有些母愛氾濫,很熱忱地將其招呼起來。
吃飯的時候,高少爺也在。
儘管徐高兩家不怎麼對付,但那是背地裡的事,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都要體面的,這表面笑嘻嘻的,並不能撕破臉。
“事情就是如此,到時衛先生會為徐家先淨一淨宅,然後佈置法壇。”
“徐大姐,您也別嫌隙。”
“旁邊鎮子,您去打聽打聽,衛先生的本事是實打實的。年紀看著是輕,可手段老道得很,一般道的都看不懂。”
“最重要的,此事做了,您那兩妹妹也能時常會孃家不是?”
要說這姓高的油嘴滑舌,也是真的厲害,場面話說的那叫一個漂亮。三下五除二,娓娓道來,循序漸進,說到了徐大姐痛處。沒錯,這麼大一個宅子,弟弟不當事,就靠她一個人撐著,就連丈夫她都不讓插手。畢竟夫家是夫家,孃家是孃家,這家業遲早都是弟弟的。唯獨那兩個妹妹,嫁得不遠,就在旁邊,可礙於這亂葬崗的駭人,一年沒法回來幾次。每次回來還匆匆的,要趕著午時來午時走。
“能解決最好不過,不能解決也不要強求。”徐大姐不虧大家閨秀,為人母后更是顯得沉著大氣,這話說得頗有分寸。
其實她很清楚,亂葬崗的問題她小時候就聽奶奶說了,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誒,我高家出錢出料,您徐家出個道場,成了算咱兩一人一半,不成全當是我的,這事也沒什麼多的可聊,我早就想把這亂葬崗拔了。可您也聽說過,先前那條路想夷平打通時,不是死一群人,就是病倒一群人,就連來做法事的也沒落個好。”高少爺好說歹說,把把自己塑造得那叫一個情真意切。
吃完飯後,徐大姐直接備好了東西,問衛虎暘怎麼弄。
衛虎暘直言道:“請問家中祠堂在何處?”
其實他看宅氣就知道這家祠堂所在了,只是出於禮貌,必須問。
接著,徐大姐便一同帶著,來到了宅子西北角的祠堂。
這就是一個內建的獨立小院,屋子裡擺著很多靈位,香火不絕,外面青石地磚空地,是一個銅製大香爐,供非直系和三服之外的親戚過來香祭拜。角落裡有一口井,祠堂這樣的地方都會有這東西,因為最怕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