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立旗(第1/2 頁)
雲碩布一天後回來了,帶著150戶,近800名族人加入了羅夏的隊伍。
回來的時候整整兩天沒怎麼說話,直到第三天才稍微好了一些,發生了什麼事,羅夏沒問,他也沒說,但一定不會令人愉快。
羅夏的隊伍向東行進,在拉那城購買補給,途經則加西鎮和達斯貝法鎮,又轉向北走,行至艾車莫爾城,最後走過德瑞法·阿班鎮,歷經兩個多月,從初秋到臨近冬季,眾人終於回到了家鄉。
草原的天是那麼藍,雲是那麼高。純淨的天空下,無邊無際的草原鋪滿起伏的群山。
悠閒的羊群們散落一地,它們一路走走停停,在草原這片黃綠相間的畫布上,潑灑出一幅安詳的畫卷。
這裡是德瑞法·阿班鎮的北部,伊和海日罕山脈的腳下,海拔約2500米的那日罕大草原,也是庫吉特汗國的第三大草原。
那日在古庫吉特語中是太陽,陽光的意思,所以這片草原也被庫吉特人稱為落日草場。整個草原共有大大小小13處泉水,7個湖泊,以及20條河流,他們的水源都來自於伊和海日罕山上的雪融水,水質甘甜、清冽。
地勢平坦,水源充沛,水草豐盛的那日罕,也正是庫吉特汗國最肥美的牧場。因兩側的高山阻擋,冬季的那日罕,積雪也比別處的薄一些,更適合牛羊在此過冬。
老牧民們一眼就看中了這裡,勸羅夏在此建立部落,羅夏從善如流。
這些老牧民都是各個部落裡的努圖克沁,直譯過來意思是管理家鄉的人,對於遊牧民族來說,水草豐美的地方就是家鄉,所以他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為整個部族尋找下一階段的牧場,作為專業人士的意見被羅夏毫不猶豫的採納。
當然本地部落對此略有微詞,帶著自己族人想與羅夏爭論一番。
羅夏秉持著和平的態度,對於一切對我部落表示友好的本地部落,表示非常的歡迎,並尋求多方合作。
對於我部落表示敵視和打壓的本地部落,針對這一惡劣行徑,羅夏率領著近五百庫吉特騎兵對此類本地部落進行了友善的軍事訪問和軍事演習。
演習結束後,敵對部落頭人們深刻認識到自己目光的狹隘,以及之前打壓行為的錯誤,無比主動要求加入到羅夏的部落,為庫吉特民族融合和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1258年2月13日,乞顏部正式於那日罕草原立旗,圖騰為蒼狼,尊羅夏為頭人,部落共有二千四百餘戶,丁口萬餘人,披甲控弦之士千餘人,乞顏部一舉成為那日罕草原上最強大的部落。
——————
“頭人,咱們部落牛羊馬匹眾多,近萬的丁口,如果今年秋天,包稅人上門收稅,應該如何處理。”
庫吉特的冬天比較寒冷,傍晚時分,查干夫頭戴羊皮帽子,身穿狼皮大襖,腳穿鹿皮靴,穿的跟座山雕似的,可毫無座山雕的霸道,憂心忡忡的跟羅夏說道。
“再給咱們半年時間,這片草原的部族都將被我們吞併,你說德瑞法·阿班的領主,能不能是咱們的對手?”
軍事力量的膨脹,讓羅夏的野心也跟著逐漸膨脹。
羅夏目前手握1000騎兵,其中鍊甲槍騎兵150名,庫吉特騎射手150名,庫吉特遊擊射手700名,物資充足,兵強將廣。
查干夫有些擔憂:
“如果他說動薩吉徹堡的那顏,我們將被兩面夾擊,毫無勝算啊。”
羅夏拿出阿勒斤赤(前鋒哨騎)勾勒的羊皮地圖,點著德瑞法·阿班鎮說道:
“那就換一種做法,德瑞法·阿班鎮以北的部族,我們可以趁著春夏吞併,當地那顏將在此處無法招募騎兵,他只能從南面招募,當我們展示出足夠實力的時候,我相信他願意坐下來談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