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頁(第1/2 頁)
禮樂,祭祀舞蹈,祭祀法壇。
更有軍樂騎術,中間穿插聖人拜天地,再有諸位大臣唱和獻酒,各個部門都要來一次,聖人登壇也要登好幾次。
還有亞獻,終獻等等,再有焚香禮讚,聖人帶著文武百官朝北拜天。
一時間,整個冬祭壇上,都是香灰繚繞,看著肅然得很。
只是到最後的儀式有些小波瀾。
原本最高處放祭文的地方,只有聖人跟皇后可以上去。
但這次,竟然帶了左右大法師,而且這事從未跟人說過,似乎只是聖人跟大法師商量好,禮部攔都沒攔得及。
好在其他儀式順利進行,三殿下也在皇子首位站著,一點事情也沒出。
但蘇菀知道,這個所謂的小波瀾也只是隱忍不發,沒看禮部這邊的人臉都綠了嗎,司天監也沒好到哪去。
好好的儀式竟然有這樣的插曲。
而且讓法師登臺算怎麼回事,只怕經過此事,以後和尚們在內宮,甚至在前庭都會更加猖狂。
看似登壇而已,這簡直把禮法踩在腳底下。
此事也就是祭祀當日,所有人都不說什麼,唯恐擾亂祭祀流程。
不是他們這些人刻板,而是這麼大的事,但凡有一點差錯,就會影響到什麼多人。
聖人近些年大權漸漸收攏,也沒了之前的小心謹慎。
倒是愈發任意妄為了。
這件事一出,等回宮之後只怕就要熱鬧。
現在冬祭儀式還沒結束,各方都在按捺不動。
蘇菀只覺得會有好戲看,反正外宮到底離這些事都遠,勉強算在前庭跟皇宮中間,許多事也找不到他們頭上。
不過身在其中,蘇菀自然希望事情越早平息越好。
而且一味尊崇佛門,只怕儒家道家也不會那麼高興,反正總有事情要忙。
從凌晨忙到中午,冬祭差不多就結束了,冬祭隊伍眾人吃個午飯,再做個最後的收尾,下午終於啟程回去。
這啟程回去,所有人都鬆口氣。
終於結束了!
雖說京都離這裡並不遠,但事情多啊。
短短三天時間,卻累得很。
蘇菀聽著聖人跟文武百官的行程都覺得辛苦。
更不要說隨行的內侍宮女們。
一說回去,大享殿內的氣氛都好了很多,給這座一年到頭只有祭祀才過來的大殿添了些人氣。
只是回京都的路沒那麼好走,剛啟程便下起鵝毛大雪,這一路上原本要跟京都各個門戶在回程路兩旁扎的彩帳打招呼。
祭祀回去,稍微有些門第的,都會在這一路上扎彩帳,裡面也有禮樂,慶祝聖人冬祭歸來,再唱些讚美的詩詞,算是表達對聖人的尊崇。
只是現在風雪迷眼,不僅雪大,風也大,周圍北風吹得呼呼叫,什麼讚美詩詞都聽不到。
聖人只好隨意給了些賞賜,直接一路回京都,回程的熱鬧一點也沒有。
跟想像中萬民迎道的景象完全不同。
這讓聖人跟兩位大法師臉色都不算好。
可天意如此,又豈是旁人可以阻攔的。
這路上除了坐車坐轎的人,其他人都凍的夠嗆,蘇菀這邊則收到一塊厚厚的絨子,直接穿到外衣裡面,倒是看不太出來。
除了絨子之外,還有一雙小皮靴,外邊看著普通,裡面實則封得嚴實,就算踩到雪也不會進水。
送東西的人也沒說名字,只丟了東西就走。
彷彿蘇菀肯定知道是誰送的一樣。
他送東西怎麼越來越囂張了,不掩飾一下的嗎?
蘇菀跟李蓉蓉,還有幾個年齡小的宮女本就被安排到放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