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分歧產生(第1/2 頁)
很長一段時間內第二代神使們的情緒都很低沉,一方面是上一代神使留給他們的使命,另一方面是眾多族人今後的出路,一直待在這裡對那時的永恆之井是一種巨大的負擔,但是當時奎爾薩拉斯外圍地貌被那一場撞擊完全改變,猶如地獄般的存在,再加上極寒的天氣根本不可能有人在這裡生存得下去。
神使們合力在奎爾薩拉斯西城外將滿是溝壑的一塊土地改造成適合居住的地方,這裡沒有防護罩,需要所有人適應現在的極寒環境在這裡生存下去。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壓力非常之大,時間一長那些不會使用魔法和源力的人死了不少,神使們也意識到必須建立一套相對完整可行的魔法和源力的學習體系,讓更多的人能夠學習魔法和源力,這種環境已經剝奪了普通人的生存權利。
經過一段時間的共同摸索和實踐,漸漸地,一套可行的魔法和源力體系建立了起來,很多有能力學習的人被發現,慢慢地修煉者的隊伍壯大起來,生存空間也能夠適當地向外擴充套件。這時全世界最頂尖的修煉者都在奎爾薩拉斯,長時間沒有守護者的任何訊息,神使們覺得這樣等下去不是辦法,有的人就想要外出尋找守護者,同時還能將逐漸成形魔法和源力的學習體系傳授給外界的人類和其他種族。
提出這一想法的是生命神使蒙迪雅和死亡神使海拉,她們認為在奎爾薩拉斯坐以待斃是一種消極的做法,因為命運術中的景象沒有明確的時間和地點,守護者不一定在奎爾薩拉斯誕生,也可能誕生在外界,如果不主動出去,即便守護者出現了也沒有人知道,而守護者很可能還需要神使們的指引才能找到奎爾薩拉斯。
這一想法一經提出就得到了光明神使博德和黑暗神使霍德爾的支援,他們也認為應該走出去擴大奎爾薩拉斯的視野,同時應該將魔法和源力文明傳播到世界各地,讓人們都能在這場鉅變下有更多存活的機會以及更好的生存條件。
而六位元素神使和源力神使則持保守態度,認為傳播魔法和源力的想法非常好,但是太多人出去容易暴露奎爾薩拉斯的位置,還有就是待在奎爾薩拉斯有永恆之井存在,神使們的壽命幾乎是無限的,一旦出去後,生命的流失速度會隨著在奎爾薩拉斯待的時間越久流失速度會成倍增加,如果神使們多死了誰又有能力來看守封印。
蒙迪雅提出建議,先將奎爾薩拉斯的居民安頓好,然後神使們輪流出去傳播魔法和源力的學習和使用方法,然後精靈族遷往外界作為奎爾薩拉斯的前哨站,但是為了減緩精靈族人生命力流失的速度,要帶走沉睡中的生命之樹,作為精靈族生命力的源泉。
精靈族獻身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帶走生命之樹的想法遭到了除矮人族外的其他人的反對,他們認為生命之樹在永恆之井甦醒機會要大於外界,這樣對於穩固封印或者對付克蘇恩都有重要的作用,畢竟能夠憑一己之力硬抗克蘇恩的撞擊,不是一般的大樹能夠做到的,生命之樹一定是高於克蘇恩的存在,如果精靈族將生命之樹帶走,一旦封印出現什麼情況,留在奎爾薩拉斯的神使們根本無法處理。
而精靈族又提出沉睡中的生命之樹無法繼續匯聚能量到永恆之井,反而會消耗永恆之井巨量的能量,如今的永恆之井幾乎枯竭,能夠維持封印多久都不得而知。同時精靈族會在外界找一處生命能量濃郁的地方將生命之樹移植過去,這樣做能夠讓永恆之井僅剩不多的能量專供封印使用,還能儘早讓生命之樹甦醒,所以精靈族堅持認為生命之樹移植利大於弊。
這一觀點的提出,又得到了龍族和矮人族的支援,兩派為這個問題爭論了很久,誰也說服不了誰。但是走出奎爾薩拉斯傳播魔法和源力學習和使用方法的計劃是都贊同的,對於生命之樹移植的分歧歸分歧,但不影響神使們走出奎爾薩拉斯的計劃。
為了紀念用生命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