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第1/2 頁)
這個時候讓他禮遇被獎勵的幾人,還真不是心高氣傲的太子能做到的。
「上一回,陳鵬年調查索額圖的走私案,索相一黨誣陷他寫的詩是反詩。」
武拂衣估摸著類似的招數會被用到何焯身上。「招數雖老,管用就好。」
去年相似事件發生過一回。
陳鵬年調查索額圖,被索相一黨攻擊誣陷他寫的詩有反意。
最初是雍郡王推舉陳鵬年調查走私案。
即便如此,武拂衣私下與陳鵬年沒有任何往來,把人舉薦之後,她就跑得遠遠的去松江府拆船了。
這次情況相似而不同。
卡在這個時間點,何焯被要求兼職做胤禩的侍讀。
表面上像是康熙成全了老八與朋友的交情,但何嘗不是又一次藉機對太子的考驗。
太子要報復何焯,是不是得考慮一下他與老八的關係?
上次,康熙以何焯是孝子為理由破格賜予他舉人頭銜,但胤礽沒能領會到孝道的重要性。
這再給一次機會,都說不看僧面看佛面,為了兄弟情,胤礽能不能高抬貴手放過何焯?
康熙真正在意的從不是何焯,只是太子的選擇,而給出的暗示不只一條。
胤禛想到了老九的封爵。此次叫胤禟趕上了,固然有成績突飛猛進的原因,但也借了太子的一股東風。
「近兩天,我估摸老九會來送謝禮。你提醒他別嘚瑟,做事前想一想三貝勒。」
為什麼想一想胤祉?
因為五年前胤祉被封誠郡王,但因為行事不夠縝密,在敏妃百日內剃頭,讓他被降為貝勒。不只是一個人被罰,三阿哥府內的長史以下官吏都有被懲罰。
胤禟現在被封貝子,也是康熙藉機敲打太子。
康熙讓胤礽瞧一瞧,他的弟弟能被加封是因為頗和聖意,而讓他別和做父皇的對著幹。
太子被明裡暗裡敲打針對,老九被加封,何焯被安排成老八的伴讀,這些事同時發生。
過去那些年,胤禟與胤禩關係很好。這會老九必須保持低調再低調,別一不小心捲了即將爆發的衝突中。
「何焯被攻擊幾乎已成定局。你提醒老九離他遠些,反正本來就不熟悉。如今不是要落井下石,就是明哲保身。」
胤禛沒說胤禩該如何做,他懶得去操心老八,但好歹辛辛苦苦給胤禟在船上輔導了課業,也不想辛苦白費了。
武拂衣充分領會胤禛的意思,在當天黃昏胤禟來送謝禮時,是難得把話挑明瞭講。
說起太子正在找出氣口,胤禟可別頭鐵撞上去。
別看現在康熙誇獎是誇獎了胤禟,但要在胤礽與他之間二選一,誰是皇上的寶貝兒子,答案不言而喻。
事到如今,康熙依舊沒把胤礽與其他兒子完全一視同仁,否則不會特意抽調了太子的答卷沒給老四。
很多時候,事與願違。
摸底考結束後的第十天,幾道摺子同時擺上了康熙的案頭。
全都來自江南,痛批何焯其心有異,家藏反書。
何焯的老家在蘇州金獅子巷。
聯名舉報他的官員說得有鼻子有眼,對於何家齎硯齋內的反書名錄都寫得明白。
上奏康熙,請皇上能批准徹查何家,絕不姑息這樣的奸佞小人。
討伐何焯的聲音越來越多。
康熙在朝會上讓眾臣商議此事,胤禩表示了對何焯的信任與支援。
何焯自辨他不怕被查,身正不怕影子斜。就讓人把他的書齋搜查一遍,有沒有反書是一目瞭然。
京城與蘇州在運河的兩端,查明此事最快也要大半個月。
在結論出來之前,何焯身上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