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趕大集(第1/2 頁)
一塊地方是竹篾和木製品,裡面有揹簍、簸箕、蒸籠、水桶還有柳條編的筐;還有賣種子和蠶蛹、棉布的,可以說是應有盡有,人擠人,揹簍擠揹簍。
各個村如果有特產也會把自己村裡的東西都拿出來賣,像下沙河村的魚,小陳家溝的獵物。
到了大集就和陳敏學楊翠雲他們分開逛,白南潯護著陳竹琳,一起往裡面走,雖然大家的衣服都洗的泛白,還有很多人衣服上面都是補疤,但是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
可能是國人對過年天生就有一種期盼,就算一年過得再苦再難,到過年的時候總是又能對明年充滿各種美好的嚮往。
“阿潯,我們去買點地瓜幹吧。”
“好啊,在哪裡?”
“就在那邊,你要小心一點包裡的錢票,不要被偷了。”
“這裡面還有小偷?”
“當然有了,還可能有拍花子呢。”
“那我得把你看牢了,要不被拍走了,我就沒媳婦啦。”
“跟你說正事呢,正經一點。”
“我很正經啊,阿琳,那裡有粉條,我們去買點。”
這麼熱鬧的場景,一下就勾起了白南潯的購物慾望,主要現在是真正的物美價廉啊,看見編的精美的籃子也想要,純手工有沒有。
而且現在的人做東西都細心,竹篾編的籃子,還把上面的倒刺都用火漂乾淨了的,一點也不會扎手。
從大集出來,不僅白南潯的揹簍和手裡全是東西,連陳竹琳也是兩隻手都提著籃子,籃子裡滿滿的都是買的東西,最上面還插著幾根冰糖葫蘆,滿足了自己購物慾望的白南潯笑得見牙不見眼。
到了大集外面和楊翠雲還有陳敏學匯合以後,楊翠雲的眼睛都直抽抽;現在楊翠雲已經對白南潯的購買能力見怪不怪了,反正說也說不聽,又是花他自己的錢,就不討嫌了。
但是為什麼家裡面有的東西也買那麼多,真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以後有孩子了可怎麼辦。
“嬸子,吃糖葫蘆。”
“我和你叔牙口不好,就不吃了,你們吃。”
“叔也不吃?”
“誰說我不吃了,吃,給我拿一串。”陳敏學還挺喜歡吃甜食的,平常都沒有吃,好不容易有吃的,還差點被楊翠雲拒絕了。
“爹,這裡,娘,你也吃吧,阿潯他按人頭買的,一人一串。”
“謝謝(大)姐夫。”
陳竹芬和陳竹麗倒是很開心,往年爹孃可從來捨不得給她們買這個吃。
“我還看見那邊有烙餅的呢,不過我估計肯定沒有嬸子你做得好吃,所以就沒買。”
“你想吃回去我就給你烙,別花那個冤枉錢。”
“好,聽嬸子的。”
白南潯哄好了楊翠雲又回過頭對著陳竹琳擠眉弄眼的。
陳竹琳心裡無奈,幾人高高興興的踏著雪走回村,還好陳竹琳今年練了坤元決,體力也好了很多,要不然提著這麼多的東西走回村,還有點難度。
臘月二十七,村裡家家戶戶都開始為大年三十做準備,殺雞的殺雞,蒸饅頭的蒸饅頭,粘豆包也要再蒸上一些,一般是要蒸出來幾天的量,用來過年期間待客或者祭祀。
雖然祭祀明面上被禁止了,但是家家戶戶還是會偷偷地敬祖先。
白南潯因為手勁大,在陳家就承擔了打年糕的活,他和陳竹琳兩人一個翻一個打,配合的還蠻好,楊翠雲在一邊和麵,看著他們兩人嘴角的笑就沒有放下過。
做好以後,白南潯就拿著他和張恆的那份回去了倒座房,畢竟他還沒有和陳竹琳結婚,所以過年還是打算和張恆兩人一起過。
到下午陳敏學組織村裡的人掃雪,先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