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恢復高考(第1/2 頁)
所以他們現在都在一起悄悄的複習。因為有一套數理化叢書,白南潯會從上面找知識點來出試題然後大家一起做,一起解題。
雖然白南潯不工作了,但是張恆和陳竹芬還是在工作的,特別是張恆,他一直成績都不好,怕自己考不上,所以不敢放棄養殖場的工作。
陳竹芬呢,現在有了兒子,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會放棄自己的工作和工資。
畢竟那封信裡說得隱晦,萬一沒有恢復呢?所以兩人還是邊工作邊複習的。
一直到77年10月21日這一天,陳敏學從收音機裡聽到了高考恢復的訊息,而且時間就在一個月以後,11月21日這天。
他的內心充滿了激動,急匆匆地把這個訊息告訴了白南潯他們。
他深知,自己的女兒女婿一直在苦苦等待這一天的到來。
然後,他如一陣風般跑到保管室,拿起銅鑼和鐵喇叭,毫不猶豫地喊起來:“高考恢復了!高考恢復了!”
他的聲音中帶著無法抑制的喜悅,彷彿要將這個好訊息傳達給每一個人。
一邊喊著,他一邊往知青點飛奔而去。那裡是高考的主力軍,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把這個訊息分享給他們。
終於,當張恆和陳竹芬在倒座房聽到這個訊息後,他的心情才逐漸平靜下來。
然而,他的平靜與知青點和倒座房裡的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兩邊的年輕人都無法平靜,他們激動得奔走相告,眼中閃爍著喜悅的淚花,用喜極而泣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
這個訊息如同一股春風,吹散了他們心頭的陰霾,帶來了無限的希望。
儘管如今的他們仍需面臨高考的壓力與挑戰,但至少他們擁有了回城的希望,這彷彿是黑夜裡的一束光,給他們帶來了無限的憧憬和期待。
他們深知高考的重要性和困難程度,但他們並沒有退縮,反而更加堅定地投入到學習中。
反應快的人直接請假去鎮上買書去了,當然現在的書都是要搶的,有人在新華書店守了兩天,才買到新華書店進的課本。
那天以後的每一個日夜,他們都在埋頭苦讀,與時間賽跑,用努力和汗水澆灌著希望的種子。
回城,這個看似簡單的詞彙,卻承載著他們太多的情感和渴望。
那裡有他們熟悉的街道、溫暖的家庭和美好的回憶。回城,不僅是地理位置的迴歸,更是心靈的歸屬感。
他們在艱難的環境中不屈不撓,心中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
他們相信,透過高考這座橋樑,他們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回到那個充滿溫暖和希望的城市。這種信念成為他們前進的動力,驅使他們不斷奮鬥。
回到現在,陳竹芬和張恆,還有葉成民和陳春杏,第一時間全都在白南潯他們這邊來了。
幾個男同志互相激動的看著,女同志直接抱在一起轉圈圈了。
不過還是有像陳柱那種因為現在工作比較好,不願意參加高考的人,主要是他的成績不好,如果參加了高考沒有考上,現在的工作也沒了,不是得不償失,所以與家人商量過以後,決定不再參加高考。
這一下陳家的三個女兒和兩個女婿都要參加高考,陳竹芬把記分員的工作交了出去。
張恆餵豬的工作暫時讓陳敏學和楊翠雲幫著做一做,葉成民也讓春杏的三哥幫他餵豬,如果自己能考上大學,那這養殖場的活就給葉三哥。
他們幾人每天都在家裡學習,陳家的堂屋改成了學習的學堂,加上葉成民和陳春杏,七人都投入到學習之中。
白南潯和陳竹琳相對來說開始學的時間早,所以成了其他人的老師。
知青點知道了以後也想到陳家來學習,但是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