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第1/2 頁)
&ldo;是啊,肯定是要施加一個力量才會稍微凹陷的。&rdo;林濤說,&ldo;比如踩一腳。&rdo;
&ldo;那,這個案子看起來是真的是疑點重重了。&rdo;孫法醫低頭沉思。
&ldo;當然,這個印記和這起案件有沒有關聯,就不知道了。&rdo;林濤一邊加上比例尺給印跡拍照,一邊說,&ldo;反正從凹陷的情況來看,不能確定是新鮮形成的還是陳舊的。&rdo;
&ldo;沒有關聯的話,這事兒就有點太過於巧合了。&rdo;我說,&ldo;當然,咱們也不能排除這種巧合的存在。反正需要偵查部門問一問,死者究竟用不用這種u形鎖。雖然有人到過現場,把u形鎖單單拿走這一個情節很不符合常理。&rdo;
&ldo;嗯,我覺得傷也解釋不了,所以才請你們過來。&rdo;孫法醫說,&ldo;你們看看,這個現場地面,是沒有堅硬的石頭的,對吧。&rdo;
雖然不知道孫法醫此言之意,但是林濤還是在警戒區域內的小溝裡走了一遍,邊走邊用穿著鞋套的腳的腳尖踢開落葉,說:&ldo;沒有,這裡沒什麼硬石頭。&rdo;
&ldo;行,我們先去派出所看看車輛,然後再看屍體吧。&rdo;孫法醫說。
很快,幾輛警車來到了青鄉市南郊區金剛派出所,狹小的派出所院內,塞滿了警車。我們在孫法醫的帶領下,直接繞過了派出所的辦公樓,到了樓後的生活區院落。在這裡,有一個簡易車篷,很遠就看見停在拐角處的綠色電動車。
因為把電動車送去市局物證室實在是路程遙遠,而且太佔地方,所以市局領導決定將這個物證放在派出所保管。這讓派出所如臨大敵,生怕有什麼閃失,所以不僅僅是給電動車專門在車篷裡搭了一個小棚子,周圍圍上編織袋,還乾脆把車篷用警戒帶給圍了起來。民警的電動車,都只能停放在前院。
&ldo;怪不得前院給塞得那麼滿。&rdo;林濤笑著揭開了編織袋,圍著電動車看著,&ldo;電動車左尾部車燈碎裂,撞擊痕跡明顯;右側車體塑膠殼擦劃痕跡明顯。更印證這就是交通事故了。&rdo;
&ldo;她的車,不用外加鎖具嗎?&rdo;陳詩羽問派出所長。
所長點點頭,說:&ldo;沒有外加的任何東西,電動車坐墊下面的雨衣什麼的,都在。這些都調查了。&rdo;
&ldo;碰撞痕跡的上面,有灰色的漆片,你們看到了嗎?&rdo;林濤拿著一個放大鏡,在電動車尾部看著,說道。
孫法醫點點頭,說:&ldo;我們痕跡部門也看到了,明確肇事車輛是灰色的。只不過,監控條件實在是不好。&rdo;
&ldo;有監控?&rdo;程子硯發話了。
&ldo;現場周圍是沒有監控的,不過……&rdo;孫法醫拿出一張紙,開始畫示意圖。
現場的道路,是兩條平行縣道之間的連通道路,全長有二十公里,而這條道路的入口和出口都是兩頭的縣道。雖然這條道路上並沒有一個攝像頭,但是進入這條道路的汽車,都必須要從兩條縣道中的一條進入。而行駛在縣道之上,就有可能給縣道上的攝像頭拍攝到。
&ldo;不過,我說的這種情況,僅限於汽車。&rdo;孫法醫說,&ldo;現場道路兩旁有很多小土路縱橫,連通周圍的村莊。這些小土路雖然不能行駛汽車,但是摩托車、電動車、三輪車都是可以行駛的。死者就是從隔壁村的老師家裡上土路,再上現場道路從而回家的。從這些小土路上進入現場道路的話,就無從查起了。&rdo;
&ldo;肇事車輛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