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第1/2 頁)
王遊眯了眯眼,也不繞彎子,開門見山道:「王某那不肖孩兒,如今是在崔舍人身邊叨擾麼?」
崔新靜拱手為禮,彷彿沒看見邊上人的刀刃似的,態度與往常別無二致:「刺史已允了送女入京,然而台州距建州路途遙遠,途中難免生變,在下便派人護送小娘子先行一步,如此一來,旁人目光多在在下身上,便不會有人為難小娘子。」
王遊盯著她看了許久,直看到崔新靜背上冷汗直流,才緩緩道:「既然三娘已經動身,崔舍人也不要再多留了,王某這便派人送你們去丹州。」看著面前的年輕文士,嗤笑一聲,「你一中原士人,在臺州大喇喇晃了一圈,真以為那麼容易便能脫身離去?」
崔新靜俯身一禮:「多謝刺史體諒。」又道,「還請刺史放心,小娘子既然是因為崔某入京,崔某日後也一定會多加照拂。」
王遊有些百無聊賴揮了揮手,示意對方可以離開,但等崔新靜即將出門時,又出聲將人喊住。
她從鋪著虎皮的椅子上站起來,走到崔新靜身側,低下頭,在人耳邊輕聲道:「替我告訴小皇帝兩句話,台州已成火上澆油之勢,還望她兵貴神速。」
崔新靜微微一怔,然後拱手退下。
王遊目送對方離去,等人走了之後,一位幕僚才道:「主君,小娘子如今分明就……」
「分明就還在府中,只是被崔新靜他們看管了起來。」
不等幕僚說完,王遊便開口打斷了對方,她嗤笑一聲,道:「難道我會不知此事?不然她崔新靜走則走矣,我何必非得派人保證他們安全,一定要將這些人一路送到丹州不可?」
幕僚垂下頭,不敢多言。
片刻後,王遊才幽幽道:「崔氏到底是崔氏,崔新白當年能不負泉陵侯,也盼望這個崔新靜莫要負我!」
台州山地太多,崔新靜等人一直等進入丹州後,趕路速度才提升了上來,她本意是儘早趕回建平安頓,不料還沒走到上興關,便遇見了熟人。
「可是崔舍人當面?」
一名身著甲冑的騎兵注意到了崔新靜一行人,向著他們遙遙招呼了一聲。
崔新靜出身崔氏,雖然略遜色於堂姐,素來也以博聞強識,善於觀人聞名,此時卻愣是沒認出來人是誰,只好跟著遙相呼應道:「不敢請教足下尊姓大名?」
「在下陶荊。」
崔新靜立於馬上,認真回憶了半天,才猛然醒悟過來對方的身份。
——陶荊是昔日曾在臺州作戰的將軍陶駕的侄子,在她離京之前,此人還是一介白身,如今卻出現在此,那豈不意味著中樞已經準備向西夷下手了麼?
崔新靜連日趕路,本就疲憊不堪,在意識到這件事後,竟然微微眩暈,幾乎要從馬背上栽倒。
陶荊見狀,趕緊打馬上前,想要攙住對方,同時歉疚道:「是下官不好,居然驚擾了崔舍人。」
崔新靜晃了晃頭,示意無妨,然後又伸手緊緊攥住對方的手臂,低聲道:「陛下……陛下如今何在?」
陶荊笑著回答:「崔舍人所料不差——你若是再走慢一些,只怕在上興關就能見到天子的儀仗了!」
如今正逢天子聖壽,受到天下矚目的溫晏然本人卻沒留在建平接受慶賀,而是一意孤行,帶著新成立的鐵騎營,巡幸于丹州上興關,袁言時等人雖然一力苦勸,卻無法動搖如今羽翼漸豐的新帝的決定。
溫晏然之前就暗中囑咐盧沅光,讓對方做好後勤工作,等她公開表示想去丹州之時,事情已經準備齊全,鐵甲營三千騎兵時刻都能動身,袁言時等人想要推脫,都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在天子動身後,建平中的政務被委託給宋侍中,袁言時還有國師溫驚梅三人,溫晏然自己則擺開儀仗,帶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