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第1/2 頁)
溫晏然安穩地待在刺史府中,大約五日之後,西夷田畝的初步清算結果就放到了她的案頭。
王有殷跟崔新靜同時侍立在側,第一時間得知了清算的答案:僅僅西夷一地,田畝數量就將近一億。
剛聽到這個數字時,王有殷的心跳都停了一瞬。
台州山林多,疆域也廣闊,一個郡的面積就抵得上中原那邊半個州,此前報上來的田畝數量是三千萬,本來已經足夠豐饒,如今三千萬直接變成了一億,只要此地照常繳納稅賦,府庫便大為豐足。
與此同時,王有殷也想明白了一件事,為什麼天子此前要透出風聲,說要將降卒南遷——本地人肯定不願意背井離鄉跑那麼遠,而且經過這場戰事後,他們有明白天子此人既不吃軟,也不吃硬,是個難以動搖的性子,於是便想了個折中的方式,把台州的田畝數照常報上來,如此一來,中樞明白西夷本地需要足夠的人口耕種田地,縱然要遷徙,也不會一口氣遷走那麼多青壯成丁。
王有殷心中思緒萬千,面色卻紋絲不動,恭恭敬敬地垂手侍立於側,果然聽見天子笑道:「既然如此,那且不必將人盡數遷走,只從中挑選一些罷了。」
對面的崔新靜目光微動,稍稍躬身,顯然也是明白了皇帝的意圖。
溫晏然緩緩道:「西夷方定,治理之策當與中原不同,今後要在此地多設屯田官,那些清查出的無主田畝,都收歸官有,令各地郡守編戶齊民,按每戶成丁數量發放田產,家中丁口去世滿一年後,田地再重新收歸官有。」又道,「此地稅賦,也按田畝多少收取。」
她這句話其實是把大周延續多年的人頭稅改做了田畝稅,然而有了按丁口數量分發田產的前提條件,王有殷與崔新靜二人,一時間竟然都未反應過來,只以為這是天子分化西夷勢力的政策。
——溫晏然雖然偏科,也知道「攤丁入畝」跟「火耗歸公」兩句話,她相信只要自己步子邁得足夠大,就一定會順利地栽進坑裡,如今大周的忠臣勢力還十分強大,她要是昏庸得太明顯,難保不會被人找機會架空,最佳的選擇,還是做一些看似對大周有好處,實際上負面影響巨大的行為。
溫晏然明白,改革一定要符合當前社會關係跟社會生產力,所以她相信,不管攤丁入畝有多少好處,自己現階段也必定不能做出什麼成績來。
就在此時,沉寂已久的遊戲系統再度閃爍了一下,出現了一個小小的更新標誌,大約一個時辰後,完成更新的遊戲面板在[戰爭沙盤]下面,多出了一個[地方產出]的新介面。
[地方產出]裡頭也只有唯一一條資料——
[台州:
官田總數(畝):8231;
當前產量:0(暫未收穫);]
溫晏然總覺得,完成更新的系統與往日相比,光澤上顯得更為黯淡,不過考慮到《昏君攻略》本來也不是一款存在任何美術優勢的遊戲,也沒有放在心上。
第84章
台州的田野之中,許多人正在痛哭。
他們都是出身於本地大族,眼看著建平大軍長驅直入,先是害怕,等知道自己或許可以逃得一命後,心中慢慢生出了不少悔恨之意。
有人哭道:「若是當日王氏等四族不曾各自為政,台州前景如何,尚未可知。」
另一位老者扶著柺杖,搖了搖頭:「重來一遍也是如此,王氏等大族私據台州非止一日,然而州中亂象,卻與前代並無區別,只曉得依仗武力,卻不曾用心經營治下之地,就算能佔得一時上風,長此以往,終究會生出動亂。」
一位年輕人抹了抹眼淚,道:「日前官府那邊派人下來度量田地……」
以前王遊執政之時,也時不時派人度田,各族給她面子,會稍稍出點血